$ n. E' d6 K7 ]' Q我們從這兩個階段觀察哪些設計師的東西暢銷,協助培訓其市場敏感度,挖掘並簽下像彎彎這種有天份的設計師,甚至為企業推動專案,賺取服務費。我們希望能夠做到設計界的104,成為促銷設計的平台。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5-25 10:48 AM
問:請問好設的商業模式符合您剛剛提的「關鍵致勝」要素嗎?還是,仍有一些挑戰需要克服?6 G. Z& F8 U1 p3 j, M' x0 E5 R3 G
/ k% m8 j9 a. C( e6 z" A0 o黃:在美國,這樣的想法需要做一個「入口網站」,這個網站要擁有全美幾萬個設計師,接觸到多少消費者……如果是這樣,投資者根本不會去在乎你的商業模式。很多東西如果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只要流量夠大,後面自然能夠賺錢。就像無名小站,可能沒辦法單獨生存,但是當它大到具有影響力時,「入口網站」就需要它,像YouTube併入Google也是一樣;至於怎麼去獲利,反正大公司有的是資源,可是小公司就沒辦法,也請不起業務。 N/ |# q" p# ~8 i8 _( u; q
, K9 [3 A% _; y" S1 ^3 s8 N* s
所以重點是:流量能夠做到多大?當流量變大,後面想買這家公司的人多的是!這是美國的思考模式。但是在台灣,不太適合去做衝流量的事情,像好設又要做到流量,又要兼顧商業模式;想要做5、6樣產品,每樣產品都需要一個人去好好了解專業知識,否則就無做好配對服務……,但是,你的資源是有限的!# G- T, m, W2 ]( c) d1 _
& E" V3 a0 s3 S) ]$ U
至於人才配對服務,我是存疑的。人力銀行104跟企業的關係很長遠的,因為企業人數會成長,需要人才的種類也會不同;但是設計師就不一樣了。企業跟設計師如果合作得不錯,下次就可以跳過你直接找他,而且企業對於設計師的人數需求也不會一直擴增。所以,我覺得從產品角度去想,才有價值。5 g. \* B/ h5 P! a
1 i9 V! A% b6 L
卜:人才配對服務這個困難我們也有想過,這是第二階段的問題。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5-25 10:48 AM
@想清楚你的價值主張! # S9 {7 V' }5 F# }: _2 A2 k + ]) b7 s) C; a黃:那回到第一階段,要想你能提供的價值。為什麼我要透過你做? ( Z2 o( H( A+ B! G T) E8 F( m: V0 Q& F0 w0 Y
卜:因為可以少量多樣…。% O3 D5 a) _/ L4 u; h! | J4 `8 `
; K3 {: ?4 I7 ^9 ?黃:假設我不透過這個平台也可以做,那麼透過你們能得到什麼價值?更好?更便宜?或者更方便?一般創新所提供的價值不外乎這三種。這就牽涉到你們的定位。定位並不是你自己認為的,而是由別人來認定你是誰。它是需求、競爭者,以及你們能力的結合。 ' c" J7 v: l6 Y ! C7 l8 ?: M% r ~) _; v& g有些人覺得因為有這個需求,所以我來提供,好像就可以這樣定位。最糟的是,認為我有這個能力,我就把它做出來,但是根本就沒有這樣的需求!再好一點的是,有這個需求,我也有這個能力,所以我的定位就是這樣;但是這樣的定位別人根本就不在乎,因為在需求者的眼中,你跟對手根本就沒有差異。 4 b0 p: z8 Y8 e F3 f 9 o: J; u) G3 e$ B8 S) d所以,定位是有這個需求,我也做得出來滿足客戶,而且跟對手有明顯的區隔,這個區隔就是剛剛提到的這三個:更好、更便宜、更方便。不過,我不建議同時提供更好卻更便宜的選項。4 n. o& A! Z+ \, w( f
4 B6 U' R0 C0 J# a I6 M
現在回來談價值主張,你要了解當客戶要完成這個工作時會遭遇的問題。我們先來談需求。你提到,很多人需要客製化的商品,所謂很多人跟商品是什麼?可不可以稍微量化、具體?(例如每年有多少大學生需要製作系服,他們的採購過程和接受的價格等)這個階段是讓你把事情搞清楚。因為等到網站上線,一堆人事、各種細節問題會把你搞昏。想清楚後,也許你只要做到其中兩項,會更清楚簡單,流通運籌也做得很順暢,這會牽涉到最後的價值。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5-25 10:48 AM
台灣電子產業很強,不只是因為生產,而是能夠如期把產品送到全球客戶的手上,後面的流通運籌處理得很好。你們的價值主張還不夠具體。建議從客戶的採購流程去思考,你的商業模式也會更清楚。 * m( V+ |( v; [2 _; k6 c+ T. @* Q9 O" H# h% T
問:那麼,好設如何在設計領域中,走出不一樣的價值主張?) V8 k8 [8 {9 A; d$ `/ `9 v: p2 u# n
8 _( R" H' c) A5 ^: B0 c' u! v黃:我最近在看台灣興起的設計旅館,把老舊旅館的8~10坪房間一間分為兩間,坪數雖然少了一半,但是加入設計元素,講究商務人士需要的俐落簡約、體面會客的需求,另有寬頻上網等軟硬體需求,讓客戶住起來覺得物超所值,住宿率不但提高到9成,兩間加起來的房費還高於五星級的一大間。7 S( C2 ]+ Z- i+ i
9 Z& A. `; C6 G P這個例子說明如何藉由設計提高價值。設計是個元素,但最後訴求的,終究是價值。目前比較沒有看到你們的價值,因為沒有聚焦在某個領域,也看不出來那個量有多大。你們需要找一、兩樣東西,深入了解其運作,再想想作為設計師,如何加值上去,讓消費者感覺真正的物超所值,而且從別的競爭者身上享受不到的。你先從一個點下去做,將來可以再做第二個、第三個點。而業主透過你能夠完成多少價值,再慢慢擴張下去。 " y, D& [ `& R1 \5 Q& ` N ) U, J0 n6 d4 O) ~' X卜:原本我們對於獲利模式還有很多疑惑,現在已經較清楚了。0 P( l$ [) Z) b5 X7 e5 l
0 H; N' K$ a N! j) e; A* c8 G7 p黃:只要價值主張沒問題,執行也有原則,團隊也沒有問題,只要能保有資本,接下來,就是投資時機。為什麼要在這個時機做這件事情?你希望得到什麼,別人為什麼要投資你?所以你要知道創業目的、價值主張、商業模式,甚至退場機制。 - s2 \& G7 z/ G$ D* x, H* P4 S& ^# m; s
@創投公會 喬遷至民生科技服務大樓 1 u+ O- @2 n5 ~0 A2 K z6 Z c, K0 A" i' d; ~4 e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tvca)於5月2日正式搬遷至台北市民生科技服務大樓,創投公會入駐科技服務大樓後意義深遠,提高科服大樓的創新、創業、育成、投資等涵量,和科技化服務與投資的聚落意義。+ h$ U7 b& }, [7 q7 g
: W' W0 s0 k# @( _+ n q創投公會秘書長蘇拾忠表示,喬遷後公會的辦公環境不僅煥然一新,而且該大樓的相關機能,包括14樓大型會議廳、中型會議室的空間,可以提供會員們善加利用,十分便捷。. L2 _6 @7 W; T+ ^0 Z
. G. U: E& Z3 ]* v# G- _蘇拾忠談到,目前公會承辦或受其他單位委託的企業與創投的媒合需求,有量增的趨勢,而今年也增加了資服業者的委託需求。此外,他觀察最近創投特別感興趣的領域是輕淨科技(Clean Tech)和連鎖經營事業,後者是過去創投幾乎不去關注的領域,但是隨著台灣連鎖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力道驚人,加上連鎖經營事業的科技化服務後端運籌有大量的科技需求,所以創投也開始注意這個潛力機會了。(文╱許立佳)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5-25 10:50 AM
紡織業創新 帶動未來趨勢 鼓掌會變色的智慧成衣, i# t% W7 X* e9 I
文╱陳木華 攝影╱李玉清- X; m2 g4 n1 s5 [/ v
[attach]6959[/attach]6 A: n2 X K2 X0 q& n
" H6 {$ f, w" J/ C- Z, J; t, X近萬人的跨年演唱會上,樂手穿著一件從德國高價買回來的T恤,工作人員這時關掉燈光,帶領全場觀眾尖叫鼓掌;原來,看似普通的T恤,竟然會隨著掌聲愈來愈大聲,使得T恤正中間的愛心顏色也隨之變化。這就是未來紡織業的重要發展趨勢:智慧成衣。 . B9 g% a: m! t: t3 Q( N 8 H, y; j0 ~3 @% r( C我從好幾年前就一直想要做智慧成衣,但是一直不敢放手去做;因為我雖然熟悉紡織、成衣業,但對IT業(資訊科技產業)一竅不通」,南緯實業董事長林瑞岳坦言,即使自己深耕紡織業20餘年,也是直到2年前意外找齊熟悉IT產業的老同學,才有了進軍智慧成衣市場的信心。 0 o* A4 T% F- X5 \( C* ^7 U) o 0 P# G# c3 X1 T何謂智慧成衣?林瑞岳解釋,目前智慧成衣的研發方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種是布料本身就是「智慧布」,例如具備恆溫功能;另一種則是一般布料加上科技元素,例如可隨分貝大小而變化顏色的T恤,或是結合太陽能與成衣,都是市場上已經研發成功的例子。 2 v- Y" r+ U; t# I7 s8 V# J- c3 O0 R/ r0 g! _
在國內一向被視為夕陽產業的紡織、成衣業,在紡織業者眼中卻非如此,反而充滿機會。林瑞岳認為,台灣的紡織業、IT業都已經有穩固基礎,再加上正在發展中的創意產業,如果能結合三大產業的力量,努力創新,台灣其實很有機會在全球智慧成衣市場,取得領先地位。! D+ c4 @1 O7 {! e
) i: C3 F+ B$ A* e d
不過,想在智慧成衣市場搶得先機,前提是必須台灣的紡織業、IT業與創意產業一同合作才行。林瑞岳觀察,科技公司不懂成衣,容易陷入技術中,無法做出生活化的衣物;而紡織業者則普遍不熟悉高科技產業的新技術,發展智慧成衣也有困難。更重要的是,智慧成衣的最終目標是要「生活化」,因此,如何發揮創意、結合時尚,讓智慧成衣跳脫硬梆梆、充滿管線與電池的刻板印象,並且做到輕便舒適又美觀,就是關鍵。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5-25 10:50 AM
@過人膽量 搶市場主流5 R5 Z' c/ {) L# V- F
& x' u4 u, X+ {% Q6 m
別讓台灣在智慧成衣市場缺席,甚至希望台灣可以取得領先地位,讓智慧成衣成為成衣業的下一波主流產品,是林瑞岳的大夢,也是為什麼他一再希望國內紡織業、IT業與創意產業可以合作的原因。! |) s O. `9 c& Q8 A/ x
( C5 u1 s {) M* K1 G% M' f
事實上,「在有能力的時候儘量研發、找出第2個產品,不斷轉型」是南緯實業20年來之所以能不斷突破的重要思維。強調研發、創新的企業文化,讓南緯持續推出包括絲光棉、無水染整、金屬纖維等創新產品與創新技術,同時,南緯每年平均投注2000~3000萬元的研發經費,提升相關技術能力。 u; R. h2 S; c1 U7 x+ W( d) q, f! h/ G4 z8 A ]0 h
南緯實業的業務發展從染紗開始,而後逐步擴展至織布、染整、成衣及新材質與染整技術的發展,可說是國內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紡織成衣業者。林瑞岳坦言,投身紡織業的最初,並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只是先圖溫飽;沒想到做著做著,發現染整、色紗都做得不錯,才開始認真思考去做一些其他業者做不到、做不來的產品。 , b% K8 I! J1 X# t; ^4 r/ L" i 8 ?3 g, X9 p3 V2 Y `「絲光棉」因而成了南緯在傳統紡織業外,第一個透過向國外買技術、買設備,所生產而來的產品。南緯當時砸了美金100萬元,跟德國取得技術移轉,以20年前的狀況來說,的確算是大手筆投資,「現在回想,的確是需要一點膽量」,林瑞岳笑說。 2 n, }% |+ r2 I$ { ) K7 A! g3 A# l9 T; l4 r現階段南緯的絲光棉產品,在國內市佔率高達80%,可說是南緯的主力產品之一。繼絲光棉之後,南緯集團研發的新產品則是「不鏽鋼金屬纖維」,目前已經研發成功,全球只有四個國家有這樣的技術,而台灣只有金鼎(南緯子公司)。不鏽鋼金屬纖維可抗電磁波、抗高溫,主要應用在孕婦裝、微波爐罩;這種看似冷門、特殊性的產品,其實應用面比想像中廣泛,並不只侷限於國防、軍事用途上。至於「無水染整」技術,則是用液態二氧化碳取代傳統的水,來進行布料的染色步驟,不僅可以大幅減少廢水排放,染色也更均勻。8 q% Q; G- g% i5 [
# H! E& G6 \& @
從傳統紡織業起家,南緯這20多年來持續開發新產品,都可視為發展智慧成衣的暖身與練兵,畢竟,熱衷研發的風氣、如何克服從實驗品到量產之間的問題,全是經驗累積,絕非一朝一夕可速成;更何況,由於智慧成衣牽涉到如何結合「科技」與「紡織」,對於曾開發出絲光棉、不鏽鋼金屬纖維的南緯來說,並不陌生。0 S3 Y1 Q' x2 g2 m8 [
. c2 z, ]& N! a% E1 G( u0 _林瑞岳認為,現階段智慧成衣在紡織業中,主要還是被廠商定位為用以進行「差異化」的產品,但他很有信心在未來10年內,目前價格偏高的智慧成衣能普及化。為此,南緯研發團隊不斷思索「流行的生活應該怎麼樣?」、「未來的流行服飾風格為何?」以確定智慧成衣的發展方向,能更貼近實際需求,而不只流於伸展台上的展示品。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5-25 10:50 AM
@貼近需求 提高曝光度 9 ?# u1 F' ~+ h& p; M- S4 ^3 B- V* c, [2 a1 @& s
「所以我們今年開始參展,就是為了提高曝光度」,林瑞岳解釋,增加曝光是吸引客戶的手段。智慧成衣與傳統成衣的差異,除了表現在布料、技術外,就連與客戶的合作模式,也極不相同。傳統成衣通常是客戶下單,紡織廠再生產布料、做成成衣;但智慧成衣由於客製化程度高,不同客戶的需求也不盡相同,「我們希望客戶能在合作初期,就一同參與研發、設計」,林瑞岳表示。 0 E& L! S& Z% `2 ]3 L" t) E" k# z& K n/ x! [) M
金融風暴對於全球產業的衝擊,同樣讓紡織業進入寒冬。「今年外在狀況不好,求穩最重要,成長太快反而容易有風險」,林瑞岳看得謹慎,除了守住好客戶,別讓訂單流失之外,面對新客戶也格外小心,除非新客戶的信用、各方條件都很安全,否則反而可能暫時先不接新客戶的訂單。 / B* K8 a6 ^- n+ o+ H0 p$ b g$ F
雖然得先顧好基本盤,但研發腳步也不能停歇。林瑞岳直言,南緯在2009年的研發主軸就是智慧成衣,「而且這應該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研發計畫」。但經濟景氣正寒,企業經營者無不如履薄冰,又該如何在研發與守成之間取得平衡?「主流產品是讓我們現在生存所用」,林瑞岳頓了頓,「但我們要趁有能力的時候,透過創新、透過研發,來找出下一波新的主流產品!」8 y, R" v% v' b+ g6 ~/ H: _& W
+ ^! ~' h) r4 E. y自2008年秋末,國際金融海嘯鋪天蓋地而來,全球失業率暴增,不只國際知名的大公司破產,台灣不少上市櫃公司的中高階主管,也因公司訂單銳減,被迫捲鋪蓋回家。對大學、研究所的「準畢業生」而言,「畢業即失業」不再是危言聳聽,而是即將到來的事實。+ _+ b' n! X$ r2 z4 P!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