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標題: 四月號:數位出版大未來、TechMining、台灣精緻農業 [打印本頁]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20 PM
標題: 四月號:數位出版大未來、TechMining、台灣精緻農業
面臨數位出版來勢洶洶,傳統紙本媒體遭遇廣告營收下降、閱讀人口減少等困境。科技的發展對媒體而言,猶如「兩面刃」,若是傳統媒體業者面臨變革、無法彈性因應,終將被淘汰;但是,如果媒體業者能善用科技工具,抓住數位趨勢,不僅不會被浪潮淹沒,反而能乘勢而起、再創巔峰。
  K' e+ Y& C, |; n' h  w0 L- l( d6 W
4 T3 S0 W2 t* |# K& n* Z. u5 _科技與媒體的交鋒,是互斥、矛盾;抑或是轉機、是契機,端看主事者如何判斷與因應。值此傳統媒體處於轉型的關鍵時刻,《創新發現誌(ideas)》特別舉辦這場《科技與媒體世紀對話》紙上論壇,邀請科技與媒體界重量級的專家,包括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文燦、中華電信公司副總經理石木標、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俞國定、明基亞太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區總經理姚鴻州、旺報社長兼總編輯黃清龍、聯合報系金傳媒集團執行長暨經濟日報社長楊仁烽及聯合線上公司營運長暨總經理劉永平(依姓氏筆劃順序),透過精采的對談,激盪創新的火花,為媒體轉型盡一份力量。1 M0 f( K; R5 f2 k0 }9 x6 c8 P8 v0 n( k

4 [+ V8 F0 s  R- o( i採訪/金麗萍、胡秀珠  文/胡秀珠  攝影/李玉清、蘇正中、吳逸驊
9 R5 |* u0 i* ^% m% P9 P7 Z
1 c5 }- c% M" F& H6 a2 o《創新發現誌(ideas)》問(以下簡稱「問」):自去年下半年起,電子書議題風起雲湧,數位閱讀已成為顯學,您認為,透過資訊工具的導入,對傳播出版業能夠產生哪些效益?閱讀習慣是影響市場的重要因素,如果新一代的讀者習慣透過網路、電子書閱讀,新媒體工具的產生,勢必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各位的看法如何?
- o  Z6 b+ z. [$ b" Q& w9 e3 Q3 `- V" Q& p  ^/ ]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文燦答(以下簡稱「王」):電子書在台灣市場,今年是起步的一年,Amazon的Kindle雖然最近很熱門,但它已經走了3年,3年前市場發展速度也是很緩慢。主要原因在於:一、消費者觀望,內容的多寡是消費者願不願意購買的重要因素;二,對於出版業者而言,有版權取得不易的問題,根據統計,台灣一年有4萬本新書出版,其中15%的暢銷書中有60%,約6,000本是翻譯書,並未取得數位版權。" ~$ e" c7 }: A4 K
$ h) E+ u5 E: X( y" b( F
[attach]9138[/attach]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23 PM
新的出版品則比較沒有這個問題,但不管是不是新出版的書籍,放到書城上包括授權、轉檔都需要時間。明基電通在年初所推出的nReader及「伊博數位書屋」,目前上架超過萬冊,收費書籍也有2,000多本,Kindle從最初的1、2萬本,到現在的36萬冊,也花了不少時間。- U( O1 U9 z- c2 r9 c1 y* `
9 w9 j+ I" `. i% {
中華電信副總經理石木標答(以下簡稱「石」):中華電信在去年10月率國內之先,推出Hami電子書城服務,我們所打造的電子書經營平台,不只提供出版社書籍上架,更包括完整易用的後台管理服務,如書城網路管理介面、電子書轉製、內容管理、電子書雲端伺服器等,協助出版商可以很容易的將紙本書轉製為具DRM保護的電子書格式上架至Hami書城銷售。目前Hami書城已有近70家出版社合作。
- \% F1 `. J* p, q- h, {* _- i
# U' k7 T. X0 N2 a# A6 |中華電信除了扮演數位平台協助者角色外,也是國內最大的數位通路,並希望成為最大的數位出版交易中心,讓出版社除了在傳統通路銷售紙本內容外,更可藉由Hami書城接觸到中華電信行動電話客群,讓出版社在數位銷售管道能進一步延伸。4 `! A9 g; y1 S
- v; H1 N% o1 E
在數位平台上,閱讀是多元而豐富的,未來的Hami書城中,除了以文字為主的書籍雜誌外,更會有圖文書、漫畫書、有聲書、音樂書及影音多媒體包裝型式的書,同時,也會建構分享、社群功能。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23 PM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俞國定答(以下簡稱「俞」):e-ink電子紙解決過去幾百年來大家熟悉的、以印刷技術為核心的閱讀方式,也是改變最少的方案;不過,新數位閱讀有沒有新型態的閱讀方式,如產生大量圖文並茂、結合多媒體影音的閱讀方式,是一個新的嘗試,如美國《運動畫刊》的電子雜誌,以大量圖文及影像,輔以超連結方式,如世界盃足球賽,過去的關鍵戰役,都能在影像中呈現,同時,也可以放入自己喜歡的版型設計,這是平面雜誌所無法取代的。
( ?' E# K1 Y" F5 K* M) M9 p7 X+ B0 X; k/ }$ ]
除了上述兩大特色外,雜誌還是分眾媒體,符合網路上「社群」的概念,在定期最新、圖文並茂(還可以加上精采的動畫、影音)及可以發展社群的情況下,新雜誌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u- Y) K! t( V& L1 G. A
6 D9 b& d( ]  z7 T0 e2 ~《旺報》社長兼總編輯黃清龍(以下簡稱「黃」):我先來談談,為何中時報系有了《中國時報》、《工商時報》及《時報周刊》之後,還需要一份紙媒《旺報》?主要是根據調查,有7成2的台灣民眾不了解大陸,有5成的受訪者認為大陸資訊嚴重不足,及在兩岸交流頻繁情況下,有5成的受訪者認為要多了解大陸。仰仗著旺旺集團在大陸耕耘20年,有100多個工廠,形成可連結的網絡,《旺報》希望利用現有優勢,協助台灣人了解大陸的發展。
3 F5 d8 v1 O: U8 K
1 D( r2 [( d) _  R9 j. ?9 y但是,中國大陸幅員遼闊,訊息龐雜,要如何快速擷取有用的資訊、並有系統的呈現在讀者面前,成為一道難題。在Web2.0時代,網路成為有利工具。《旺報》先利用傳統合作方式,與大陸重要傳媒簽定內容授權協定,透過網路系統工具定期監測最新、最重大的訊息,不過,在有限的人力下,要如何快速掌握新聞熱點,仍有待資訊工具克服之處。! X( j) R7 q* {( h, L! U
聯合報系金傳媒集團執行長暨《經濟日報》社長楊仁烽:數位媒體是必走的路,但以國外很多例子來看,投資多、收成少,因此,不能激進與急躁。UDN定位明確、穩步向前。傳統媒體要開發核心能力,延伸事業體,以日本《讀賣新聞》為例,每年辦上千場活動,聯合報系利用過去民生報活動組的能量,舉辦包括太陽馬戲團等叫好又叫座的活動,外顯的是報業本身的轉型,一方面增加營收、另一方面也凸顯報紙更親民化;內部則督促同仁思考如何滿足讀者需求。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24 PM
就《經濟日報》而言,我也不斷告訴員工,要從提供資訊性內容改為知識性內容,透過專題、專欄的製作,提供網路上缺乏的深入知識,創造不可取代性。) i; I9 G: o% f* K2 Y
7 b8 v6 o( g/ {. C
此外,報業要延伸周邊的活動,如兩岸、金融等議題都是《經濟日報》的優勢,定期舉辦財經大師論壇,或是兩岸財經論壇等,靠活動帶業務,延伸讀者的品牌認同度。- [( R. ]- @! e

* [8 T; `+ i1 l7 D+ g( K6 t因此,我認為,未來數位內容的出版可分為二塊,一塊是取代紙本書,大家所熟悉、改變最少的閱讀方式;另一塊是與造紙術、印刷術全然不同的全新閱讀經驗,數位科技會帶來新組合與新經驗。
6 }: h2 G' A! o
. c' X& i9 t  |9 _7 N# K" i雜誌比較近於後者,除了內容被要求彩色、多元、圖文並茂外,最重要的特點在於,是提供每個領域定期最新的內容的媒體。' `9 y. c% d' Q2 E

. E" \% |* ^" H0 ~5 R. ?問:數位內容使得科技與媒體首度交鋒,過程中遭遇到哪些困難?應如何克服才能加速媒體業的轉型?- H5 _. n/ P9 T" p: ]
7 B9 g( j. K" y# m* d$ F# |; k
王:現階段與出版商溝通的障礙在於,傳統出版業者分為三種態度,第一種積極性高,配合十分容易;第二種採取觀望態度;第三種則是認為紙本書銷售還不錯,火還沒燒到身上,等數位銷售已影響實體銷售之後再說。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25 PM
明基電通原來只想賣硬體e-reader,卻發現問題比想像中的還多,除了轉檔成本外、版權保護及收不收得到錢,都是傳統出版商的疑慮,所以,明基跳進來作平台,協助出版商解決問題。2 W/ m* u( e# E; C( {) {# o

' }1 B* A5 [9 q9 ]! r4 ^$ G. p1 F石:與傳統出版商洽商的最大挑戰即是,業者面對傳統模式不容易割捨,面對數位化的浪潮,不知如何拿捏因應,事實上,如傳統CD產業的衰退,業者透過電信業者的協助,在加值服務如來電答鈴服務等,找到新的營收契機。
. c5 z3 f" K' u" r+ x  y) a0 ?
" [+ ]3 s) N  y1 J1 V  i/ p與電子閱讀器不同,手機強調的是即時、連網功能,Hami書城的定位也不是誠品書店的規模,而是7-11所賣雜誌、書籍,強調定期、重要資訊的取得,未來計畫與iPad結合,透過補貼方式,包括iPhone+iPad兩個門號只收取一個帳號的費用,搭配吃到飽的費率方案,讓消費者花較少成本,可享受Hami書城的數位閱讀樂趣。而收費機制已經綁在電信費用代收,出版業者不必擔心收不到錢的問題。
5 v5 H) ?- J4 d" v$ d" b, s6 p. F" z
& L" V$ f8 V% c2 k聯合線上公司營運長暨總經理劉永平(以下簡稱「劉」):未來媒體不只是生產給平面用,Newspaper要拆開來看,News不一定要經過Paper,在此情況下,聯合報系集團三報一網(《聯合報》、《經濟日報》、《聯合晚報》及聯合新聞網)將在今年7月推出大編輯檯,導入科技系統貫穿全部,進行集團內部數位匯流,再由資深編輯決定內容要到網路上、手機或電子書閱讀器等載具。今年6、7月份,聯合線上也將與台達電合推電子書閱讀器,聯合線上成立10年,在2004年損益兩平之後,每年都賺錢,聯合報系在數位化的過程中,腳步算走得比較快。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26 PM
問:國內報業面臨閱讀市場萎縮、廣告營收下降的壓力,能否分享國外媒體成功轉型的案例?有哪些值得國內媒體借鏡?- `5 ]9 o8 e, y3 a: t+ j1 W) E

/ p5 v- x# {, B5 l# v俞:在數位化時代,「Free content」也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如日本部分雜誌,提供「Free content」,但收錢收在後面,當集英社等大型出版集團營收衰退之際,日本Recurit營業額及盈餘都雙雙逆勢上升,它做了什麼事?它主要營業項目是提供就職情報,除了賣廣告之外,也賣情報。, T& ?9 c- q& E
" p9 V5 S# _, T1 j& ?
據我多次到國外考察的經驗,C2C的內容通常是免費,但也簡單粗糙,但B2B則不同,提供有價值的內容,並透過網路來連結、傳送,就能達到相當高的效益。以美國製作《Business Week》網站的一個網路部門為例,它同時也是一家專注於建築設計的網站,它將最精緻的建築設計圖放在Databank中收費販售,業績大好;再如大陸的專業期刊,主題是混凝土,想想看,全中國是最大的建築工地,其專業需求有多大?而整個產業鏈的企業廣告也會下到這個最直接、最準確的通路來。
- {" d9 }" b. \9 z& Y) A2 {0 s" x7 z$ C9 l# j
黃:紙媒體走下坡是趨勢,根據世界報業協會統計,除了印度與中國紙媒體上揚外,其餘都衰退,紙媒發行量最大的是中國、日本、美國、德國及印度,日本的閱讀率從96%降到2002年92%,現在可能降到90%以下,台灣只有45%。美國報業面臨嚴峻考驗,不少媒體集團破產倒閉,但也有包括《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經濟學人》等媒體逆勢成長。; x7 ?0 a! n- o% D4 o( D4 f; i& g

0 v, \& W4 Q, H) w9 y) m" m/ ?再如《日本經濟新聞》善用新媒介,觸角深入於電視、廣播、手機、速報、雜誌、書籍及資料庫等服務等事業,讓營收來源多元化,日經編輯部也逐步轉型為24小時的訊息製作中心,依訊息的類型與價值,供應給集團內的各種媒體載體,可說是傳統報業轉型的典範。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27 PM
問:現在的新媒體風潮已由網路公司領軍,如Google、Yahoo!、Facebook等,傳統媒體應如何迎戰一波波的挑戰?各位認為,最佳的商業模式為何?傳統報業要有哪些新的思維?; w7 Q6 x1 G( X8 G% k  \
$ q' p& Z* ^! p$ c5 c0 g
俞:台灣有一群熱情的人,使得這1年內數位內容產業鏈快速建立、趨於成熟,並產生新的商業模式,Kindle的模式已成為主流,傳統出版業者要想想,產生閱讀形式與方法已在改變中,自己要不要加入遊戲,並且在產業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傳統媒體出版業應環繞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中,除了紙媒外,還要開發網路及展覽等,擴展多元營收,才能過度媒體寒冬。
6 Z+ ^0 E; b# |4 k7 o; C
: B- |- \7 _' e: }/ b, w, G黃:早在2006年荷蘭、比利時就已經研發電子書,加入很多內容供應商,隨著電子書賣出一定的規模,形成有效的廣告平台,這個模式不知在台灣行不行得通?但是,有三點值得借鏡,一、因台灣市場規模小,必須要達一定規模才run得動;二、衍生性的論壇及展覽活動;三、創造有利基市場的營收,如《華盛頓郵報》成為美國最大的司法官補習班,雖然本業虧損,仍有龐大的業外收益,得以支持報業生存;四、媒體整合,報紙、雜誌、電視、網路等資源整合,才能提高效率、發揮綜效。
7 y+ o  j$ u' y' C( m, F( c/ v5 @
台灣報業的問題,除了閱讀率從75%下降至45%,閱讀人口大幅下降外,原本市占率高達85%的二家綜合報因市場開放,競爭者加入,由4家分食剩下60%閱報人口市場,再加上有線電視加入戰局,大幅瓜分閱聽人有限的時間,造成現階段經營困境。
, j5 A; p0 [1 S3 ^1 u6 v  e8 k, t% N, p9 C* p' |- `
隨著科技的演進,載具愈來愈便利,最終,e-paper絕對會取代報紙。在此艱困的經營環境中,分眾、專業成為紙媒體相當重要的致勝關鍵。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27 PM
問:有人說電子書閱讀器只是數位出版的過渡商品,數位閱讀最終還是要整合到手機上,請教王副董您怎麼看?/ f6 r; n  A1 \  m% k6 J) ?

+ a8 F6 @: m( i! c$ \9 p王:這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來看,首先是,環保意識高漲,要取代紙張,只有電子紙有機會。其次,閱讀分為短效性及長效性閱讀,短效性閱讀目的是為了吸收資訊或休閒之用,用手機閱讀可以。若是長效性閱讀,如長篇小說、工具書等,就需要不耗電、不傷眼的電子書閱讀器;長遠來看,取代紙本印刷品的絕對是電子書閱讀器。
5 e6 J2 L; ]$ Y* ]: J7 y1 j. ?0 Q7 o
明基亞太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區總經理姚鴻州:就我的經驗來看,多功能的產品不容易發展得持久,很多功能在一起,可能便利,但對專用型的user而言,也存在許多缺點,反而容易被淘汰。
* E& o4 A2 ^/ H9 x+ F: t+ ]! o' y% w( G% m( B  J$ o, d
「伊博數位書屋」是開放的,支援PC、智慧型手機及電子書閱讀器,可以產生「接續閱讀」的效果,同時,出版商或報章雜誌社也可以提供內容分拆下載收費的服務,讓閱讀者更為彈性,也可以自行編輯所需要的書。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27 PM
問:華人數位內容市場中,除了台灣,中國大陸也積極布建電子書市場,兩岸如何合作,才能將電子書大餅作大,並且讓國內出版品順利進入中國,相關的版權保護機制,要如何建立?) R4 x( o% E1 n# a1 c9 a
0 s( D& D6 f) _, U2 M; ?
王:大陸的電子書發展腳步比較快,如漢王科技的電子書閱讀器,同時,電子書被大陸公務部門當作餽贈禮品,也加速其蓬勃發展。但本質上,中國大陸的言論仍是管制,出版品都必須送審的,目前「伊博數位書屋」也加強兩岸合作,預估今年上半年大陸簡體書有6,000本會在書城上架,而伊博數位書屋的書也會賣到中國大陸去,可以幫國內出版品創造多一個銷售管道。至於版權保護方面,DRM保護機制會儘量作到完善。
5 W! s# l" Y7 J% S% M9 P& F% _3 ?. j$ I$ {) z
石:目前中華電信計畫與中國聯通合作,進軍大陸的數位內容市場,中國大陸的漢王科技、北大方正力量強大,台灣業者除了面臨產業進入戰國時代的廝殺,還有大陸電子書蓬勃發展,是否侵蝕國內市場,值得關注。但如果能透過兩岸合作方式,把餅作大、共存共榮,對電子書產業鏈上的業者絕對有幫助。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30 PM
TechMining完全掌握哈燒議題 電子新聞鼻打敗無冕王7 s/ M4 X: ^  l) a/ T5 {
文/李珞4 ^  a6 ]: M' a. |( c( {
[attach]9134[/attach]
: }5 i! e6 K* {& }9 d9 Q+ N  f2 y3 \- i- J% ^* `+ |1 S
找不到適合的報導主題,是媒體工作者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即時的網際網路資訊, 可作為汲取靈感的重要管道;但面對浩瀚的網路訊息,要從何下手,才能有效精準篩選出質、量均符合所需的資訊?
. s; `1 q5 @9 w7 U/ v! `9 A2 F/ B  ?& Q6 @8 K9 q$ y! z; D( L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創新應用研究所與清華大學服務研究所合作研發的TechMining技術,將會是新世代媒體工作者的議題搜尋好幫手。TechMining可針對英語新聞網站、部落格作全天候監測觀察,一旦有新文章pose上網,就能馬上對文章進行關鍵字拆解、判讀,依關鍵字特性作統計分析;根據分析的數據結果,可判別在一定的時段中,最熱門的議題是哪些公司、技術、產品等。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30 PM
讓研究主題不落伍
( ]3 P( D* R2 D5 i+ v" a( D0 H9 L; l
「這項技術的雛型,原來是為了配合我們的研究工作而來,」資策會創新應用研究所技術觀測與應用分析組組長徐毓良說,因為經常關注應用技術的研究,必須了解最新的市場發展,而與鑽研資料探勘領域的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所長林福仁教授合作開發TechMining網路服務技術。( z1 P" C- D% @& |- u) L
0 |3 X+ `6 Y, G2 V
藉著TechMining之助,研究團隊可掌握目前市場最熱門的議題,讓研究主題不致於過於冷門或落伍;另一方面,一旦偵知某個產品的議題熱度統計排名有了變化,也就可以推測市場應該是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事件,可以直接點擊該關鍵詞的最新網路報導文章,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 J- d3 R/ R1 s) u" h* f  ^# g9 e% Y
) Q2 ]* J: F' E7 `1 x+ \運用TechMining,可以設定自己希望「盯住」的目標網站,如目前資策會研究團隊便設定這項技術定期偵測如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等11個英文新聞網站(表1),執行全天24小時的監測觀察,所有新上線的文章皆納入統計,並直接探勘關鍵字,進行統計分析。可依年、月、星期分期區間,按話題熱度排行(表2)。查詢入榜關鍵字時,相關新聞圖片與文章便直接秀出來,同時顯示關鍵字的關聯詞組圖示,要追索相關新聞,就容易得多。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31 PM
Web 2.0 資訊大爆發
# k2 W# b4 M# B7 _
/ z  R( z9 ?6 D- ~6 j. r協助開發TechMining技術的林福仁教授說明,社會網路(Social web)相關知識的研究,至少已有10年的歷史,但當年計算技術仍受限,所以還停留在小型的組織實驗階段,無法處理大筆的資料關聯情況。但進入Web 2.0時代後,開放的資料、高速的運算,詳細掌握各種資料的關聯性成為可能。「過去對實驗的描述,我們都稱為Sample(樣本),但現在都直接稱為Population(母體)了!」林福仁笑著說。
+ e; C9 ]. L0 K
: j( c$ s( X3 p林福仁解釋,Web 2.0提供了資料探勘的一道巧門,能為每個人的需求,打造出專屬的資訊服務系統。如目前手機已相當普及,就可以透過網路,在手機上打造一套完全符合個人興趣需求的即時剪報系統,運用電子設備的運算、判讀能力,就能將搜尋與過濾的成本節省下來,整理出有效率的資料,並能進一步累積運用。* |8 ~/ s2 f# _1 e
- u6 L' d9 p2 ^7 S5 L- E  ~, M
有了標籤 資料就能被分類
. O( M& G6 H2 @$ K4 P% w" A
) I# s# f, Y- E# A「為資料訂標籤(Tag)很重要,只要有了標籤,資料就能被分類、推薦,」林福仁說,無論是文字或圖形檔,有了標籤描述,即可進行比對;當然,在比對過程中,電腦難免會對一些同義詞混淆、誤判,這時操作者即可另作人工比對,視情況將類似的關鍵詞重新定義統一,以提升資料的準確度。例如推薦口碑,因為探勘的結果為眾多網友認同,所以這個口碑的可信度應該就很高。有些網站就是運用資料探勘所得的網路推薦數據,成為集結同類網站資訊的另一個資訊中心,如某些介紹旅遊景點的網站,本身並不直接採訪旅遊景點,而是依網路口碑,引用各景點的網頁,或旅人經驗分享的網站資料,相互連結分享。如同前述的手機行動新聞剪報站,就是一個引用各大新聞台資料的個人新聞站。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32 PM
「後知後覺」勝於「不知不覺」
! p& d7 M; Y1 q1 _! I, H' E( n1 @- N8 }4 @: j) O4 Y0 B: A
林福仁指出,進入雲端時代,企業的各種營運交流需求日益增加,對於客戶關係管理(CRM)、供應商往來等服務的的管理,勢必更仰賴資料探勘技術的協助。如美國中情局(CIA)就具有自動監測重點國家與組織相關資訊的科技與機制,一旦發現通信或資料狀況異常,便能及時反應;又如世界衛生組織(WHO)也一直密切探勘各國的新聞資料,藉此監測各國的傳染病、污染發生狀況。6 _8 f  T# e9 `

: n: p4 A- [3 u; X, ?+ ~4 ITechMining的原理與目的也相似,使用者可設定各種資訊監測範圍,協助找出最火紅的話題,秀出原始報導,並描繪出相關產業鏈與關係,讓使用者可以繼續跟追發展。在第一時間掌握熱門話題的轉變,了解產業的變動,可以視為配備靈敏新聞鼻的監測「烽火台」,即時掌握議題,就能領先同業競爭者,這項探勘工具可望成為媒體出版業的新寵兒。
0 C+ d3 b1 Q: f$ P! P2 a, G- q8 K' Y$ S  U, j0 z
不過,林福仁說,雖然資料探勘可以同步抓到新資料,但還是要等資料公開上網才抓得到,嚴格地說,比起早期投入的「先知先覺」者,還算是「後知後覺」,但絕對可以避免「不知不覺」的窘態。
/ ?* D3 e( a; B, M
: a2 g0 R/ i' p/ {3 P5 X1 t1 t目前TechMining的功能限於英文資料的處理,主要是英文字詞的正負向意涵與副詞程度較容易判定,中文的文法比英文複雜,所以中文資料探勘技術發展的應用起步較晚,但也蘊含更大的商機。林福仁說,未來TechMining可配合雲端運算架構,提供行動化、模組化、有機化的客製服務,企業在開放的Web 2.0環境中運用資料探勘服務,可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有價、有系統的資料庫。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32 PM
聰明搜尋小撇步; z2 T& V0 E' \; f3 z; w1 u

' T, B" Z3 q: `! ]& N1 gTechMining網路服務目前仍在發展階段,還要等一陣子才能與網友正式見面。在它正式問世前,網友搜尋資料恐怕還得仰賴Google等搜尋引擎。
' m3 @# o8 s: R5 d$ {" b. ?
3 [. w* I& i& ?8 g搜尋資料,要靠設定關鍵字來協助。不過,當今「關鍵字廣告」充斥,若只是設定單一關鍵字,找到的恐怕是一串廣告。讀者可以嘗試以下方式,改進搜尋效率:
; C( t, z% d; [7 E0 M  {" |8 }7 n4 @& k
1.多重關鍵字:多設幾個關鍵字,進行交集、聯集、互斥運算(布林邏輯運算)。0 S/ Y8 o4 `/ x7 I4 F9 O/ }
- z/ t5 ^. m1 N0 }& X& v& Q; ]) d& v' _
2.檔案類型選擇:除一般網頁外,也可針對新聞、圖片、影片等格式查詢,增加搜尋範圍。或譯成外文,找尋國外網頁資料。
! d6 {  u8 L4 p/ X3 e, H
! Y: d, I2 o$ S2 t3 Z! @3.聯想新關鍵字:有時關鍵字並沒有設錯,但網頁資料不盡然以這個關鍵字呈現,可以聯想相關詞組,進行搜尋,如「玫瑰」可聯想出「薔薇」、「園藝」、「花店」等,再與前述其他方式組合運用,提升搜尋效率。2 n$ A( u$ Q& ]( @
, Y- ^2 J* E/ W* V
目前,國內已有若干提供以關聯詞為搜尋工具的網路服務,如SiteTag(http://sitetag.us/),搜集標籤   (Tag,即關聯詞)作為查詢工具,也是值得利用的搜尋服務。(李珞)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34 PM
標題: 結合ICT科技台灣精緻農業再出發
[attach]9135[/attach]
4 |$ @* [2 {/ t! Q  @
7 C/ v& b' b3 x1 p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台灣的資通訊(ICT)產業在國際上的卓越表現,有目共賭,也累積了相當厚實的基礎,在此優勢下,政府積極發展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照顧、精緻農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等六大新興產業,不僅可以快速展現成效,也是讓台灣從製造業轉型為創新服務業的最佳契機。根據行政院統計,上述六大產業在2008年時,產值為2兆544億元,就業人數為94.9萬人。推出六大新興產業政策之後,預估在2012年產值達到3兆4124億元,就業人口增加至166.4萬人。
+ C9 j1 k0 [+ y0 {' ]) P; @( q5 F8 y3 n$ |
《創新發現誌(ideas)》將進行六大新興產業專題,從產官學界重要專家學者紙上論壇、國內外個案研討、並與應用劇本實驗室(Scenario Lab)合作,將針對六大新興產業,透過學理模擬方式,勾勒出第一部產業未來史,對台灣產業的發展,將深具參考價值。
/ q4 f( M5 C, f2 u; b$ ^
( k: D5 \* Q1 K8 i& p5 K  |6 O採訪整理/秦振家   攝影/彭聿莎
( w4 t! B+ r$ O8 _; O3 j- Q% a% C3 [1 [$ U# I
台灣以農立國,農業過去向來是支持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台灣農業從「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當中的生產導向逐漸走向生態導向,促使農業必須朝向精緻農業發展。也因此行政院在2009年提出「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將精緻農業列入六大新興產業之列。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34 PM
根據行政院在2009年的估計,政府於4年內合計將投入經費新台幣242億元,預期至民國101年精緻農業產值倍增為1,589億元。目標是在這段期間創造3萬1,000個就業機會、促進農漁村經濟繁榮、提高農民所得、提供安全的農產品,同時進行更多的造林綠化、減少污染,以促進國人的生活品質。2 T# y* [3 L* T2 F9 S1 l2 O
! l) L; \6 F4 U, L& m
《創新發現誌(ideas)》此次邀請產官學等台灣農業各界重要人士,共同探討精緻農業的發展現況及未來展望,以及ICT技術在其中所扮演的推動角色。以下為此次紙上論壇的主要內容:
4 y" h4 b0 h* h' [4 i7 m/ S% k; V5 m* ?( X
《創新發現誌(ideas)》問(以下簡稱問):政府大力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其中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明確勾勒出台灣精緻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請教台灣的優勢何在?必須要有哪些配套措施﹖產官學界應該建立哪些共識?2 ?* X: w1 b+ X. J
7 f! H, X1 ~) B: _% L3 M% C
胡興華答(以下簡稱胡)︰不論是針對生態保育,或是面對國際競爭,台灣農業已到了重新思考定位的時候,不能再單純認為農產就是只有生產和銷售行為而已。未來台灣農業都應該以人本為主,以人民需求為出發點。# T# T  a1 Q# m% N# x0 D
8 v. Q' z) K; |6 c
農委會在2009年所提出的「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包含的三大部分都有其意義所在。首先是「健康農業」,代表開始注重國民「食」的安全問題,並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其次是「卓越農業」,代表的則是台灣農業型態的轉變與對國際化競爭衝擊的因應,利用科技來強化農業發展潛力。最後則是「樂活農業」,代表農業發展從生產導向邁向生活導向,以及台灣文化及地方特色的發揮。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35 PM
我認為台灣農業的優勢,除了農業技術平均水準高、周邊產業完整、年輕一代逐漸投入農業外,政府和產業對發展農業的企圖心也十分旺盛。
0 V5 U8 U  n1 ?5 q. b8 o
: b3 b# L# L, W% t  J! w對於台灣精緻農業的發展,政府目前正在進行的相關配套措施,像是水土保持局已推動數年的「培根計畫」等,用意均在於整合各界資源,以配合政策發展推動需求,達到計畫所設定的推動目標。
! c0 I5 }# v! k. u# A, B
! F3 ~, q. P4 N$ h6 [; S6 M陳加忠答(以下簡稱陳)︰所謂的精緻農業,指的是讓單位面積的產值達到最高,也就是同時兼顧產量、品質和產品售價等因素,讓農民可以賺錢。目前台灣發展中的有機農業,只要能夠達到前述標準,同樣也會列入精緻農業發展的一環。& Y2 S, [2 @: h. c6 V( ]

1 n% R; J4 F6 K& G9 M* c" r3 V要發展精緻農業,相關的配套措施,建議應包含:一、明確的生產目標:確定農業生產與行銷的重點,像是特定花卉蔬菜、畜產水產等;二、要有目標市場;三、細節計劃之擬定:先有藍圖規畫,接著對困難點加以施工、分段組合,並採取系統化管理;四、新時代人才之培育:要具備生命科學、工程技術、語言與行銷能力。
7 G1 L. K0 K+ O2 e& a% E# v; @( y: P9 O/ Y& l/ \) q
陳世雄答︰台灣過去投入農業研究有很好的基礎,可說是全球第一,創新研發的能力是優勢。但是,精緻農業被誘導到高價值、高單位的產品,事實上,應不只是有形的價值,還應包括生態、環保、節能減碳及公平交易等。在農業上,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就產生許多二氧化碳,全球有30%的二氧化碳是由化學農藥造成,而有機農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就符合精緻農業的精神。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36 PM
賴鵬智答(以下簡稱賴)︰精緻農業當中的樂活農業,一般常被民眾誤認為只是吃喝玩樂的經營方式。實際上,樂活農業從供應面應該被定義為健康、環保的農業經營方式;而消費面則應被定義為同時顧及自己與大眾,維護生態的明智消費行為。而台灣發展精緻農業的優勢相當多,像是農業技術優異創意十足、有機農業蓬勃發展、台灣人民素質佳、學習力強及山林資源豐富等。但是,要考量的因素則是政府法令的周全配合、對應的經費支援、人力資源的提升等。) T5 B- l: h* e; m/ o- j% l2 P
# [" L: E; z3 V0 _' C
問: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有哪些國家的作法值得借鏡?像是日本的精緻農業發展導入科技工具,帶動附加價值高的農業發展。台灣有豐沛的ICT技術能力,應如何與農業結合,提高產量,創造出國際聞名的農業品?' g# y  w7 E9 j# u  q

% J& a1 ]* O3 z" d胡:台灣目前農業經濟規模的擴大,可以借鏡其他國家的做法,以提升國際競爭能力。以養殖漁業為例,印尼有單一企業就能提供5,000公頃養殖池的能力。台灣農業想要在全球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能夠達到國際買主對於品質及產量穩定的要求。採小規模分散經營模式造成成本高昂,不易滿足這種質與量上的穩定要求,這點是值得我們學習之處。4 S/ }- ]0 J$ j' f& b( o2 \
' u6 Y) D% ?& z+ h/ {8 V. `5 P
而台灣的ICT產業發達,在精緻農業的應用有非常多樣化的應用,如生產履歷。在健康農業中,為了確保農產品的品質與安全,應導入生產履歷的技術,可回溯及追蹤生產過程,引進二維條碼進行查證。另外像是牲畜、種魚、蘭花等都可以植入RFID晶片,追蹤其生長過程及周遭環境變化,以控制品質。8 x  }- F; d1 d* M
# H, p  T. \3 x: B& F6 z
另外還有遠距監控及診斷,利用遠距視訊,可以迅速蒐集不同地點的情形。此外還能搭配視訊會議,在農民遇上農作物有問題時,可以立即請教不同的專家釋疑。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36 PM
陳:目前像是荷蘭、丹麥與以色列等國,都是很早發展精緻農業的國家,同時ICT技術的應用亦居於領先地位。這些國家很早就引入RFID進行牲畜的生長情形追蹤,以掌握農產品品質。日本之精緻農業雖然引入了科技工具,但是其生產成本高昂,因此經濟效益較低,不易形成產業。ICT對精緻農業發展而言,是項強而有力的工具,但必須能夠提供充分及即時的資訊,才能真正有所助益。
. `/ W5 y: a9 J
) O! e8 s2 Q% H- X6 R/ U7 Z陳世雄:日本為提高糧食自給率,農民水產省積極推動有機農業,通過有機農業促進法,中央及地方政府均大力支持、補貼有機農業,讓日本農民對於自已身為農民感到驕傲,相較於台灣農民長期被漠視,長期處於弱勢,有天壤之別。
) D/ U( J( t" Z& E2 t$ {4 N7 T* V8 l
歐盟也積極發展有機農業,3-6年有機農業的耕種面積增加6倍之多。事實上,以東北亞的韓國或大陸長江以北,冬天太冷無法種植蔬菜,台灣量多質佳的高山冬冷蔬菜就可透過科技冷藏方式,外銷這些地區,為農民開拓新的市場。
0 @. a. i3 ~) T6 t1 w1 n4 _' D4 A5 E: N8 Z) s
賴:斯里蘭卡的國民所得比台灣低,但卻積極發展世界級樂活農業,具有國際競爭力。該國業者經營綜合性的休閒農場,強調環境管理,像是用水和廚餘的回收再利用都做得很好。如果台灣業者僅注重向豪華方向發展,反而會失去發展各地獨特風格的機會。# m0 w9 j3 c% ?9 \

& _- }8 t, ^$ {, Y- }& N7 `, o/ ^, U台灣的網站雖然發達,但國際化程度不夠。同時在推廣時必須要納入國際化行銷的想法,才能發揮網路行銷的威力。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38 PM
問:現階段發展精緻農業的過程中,遭遇到哪些問題與困難?因應之道為何?
4 y3 Z# ^# I& B0 c" t' c
3 L, m9 P: e, \+ a& Y* f* z* g胡:在推動精緻農業的過程中,目前了解到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是:一、極端氣候影響:天災與極端氣候變化會造成農業的生產及銷售不穩定;二、農民對現有設施或是科技的利用度不足;三、目前台灣農民年齡層偏高,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族群投入精緻農業領域;四、手機應用的推廣:日本農民擅長利用像是手機等通訊設備,加速資訊的傳遞。目前台灣通訊費用仍然偏高,如果能夠以合理的成本發揮通訊能力,就能拓展GPS定位及大量的統計資訊,讓整個通路能夠更迅速得獲得農產、氣候、交通等重要訊息;0 d: r9 r4 f  s5 c3 d) g4 i
4 K# r, e  w) j3 S" ~
五、國際人才的培育:必須要培養出具有國際行銷能力的人才,將台灣農產品推廣至國際市場。/ V: d. B& [8 j" c# R
) }' U, ^; s8 i+ i$ v1 r
陳:就我了解到的問題,在生產面包含了生產對象及市場目標等戰略層級方向有待確認,並建立系統化的整合技術等。而在制度面,必須以計畫性大規模生產滿足數量、品質、時程需求,並建立品管指標。在觀念上建立全民發展精緻農業的信心與決心,並且培養宏觀的將才統領發展事務。/ e& T* t! E" z2 K1 [' z- x  c' Q2 b

0 k+ J4 h+ c. _  v* \  m陳世雄:我認為台灣的農業有二大問題,一是錯誤的休耕政策,並採取補貼政策,讓台灣的糧食自給率低於30%,比日本的40%還低;第二個問題是錯誤的農地政策,1999年通過的農發條例修正草案,允許農地蓋農舍,不僅家庭用水排放污染水源,也讓農地過度分割,導致大面積耕地流失。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39 PM
賴:台灣民宿目前一味強調景觀,造成投入成本高,同時也耗能費水,反而失去環保意義。同時樂活農業現有國際化程度不夠,人員外語能力及外語設施標示有待加強。另外台灣鄉土資訊尚嫌不足,本土各地獨特的文化及歷史必須強化發展並對外推廣,才能產生特色與國際競爭力。
- J3 B7 b9 t3 ^( t1 Z
7 }$ L- w& }4 Z$ T+ `問:請描繪未來3至5年台灣精緻農業發展的面貌?要達到此一境界,必須要有那些具體步驟?8 n5 N$ I1 a% M, D" t

) ?: O" |6 L: e$ f8 O) U( D+ _胡:目前精緻農業希望在未來3至5年達到讓有機耕作面積及安全認證的數量提升一倍的目標。但八八風災帶來的衝擊比想像中大,預計要花上4年左右時間才能逐步達成目標。不過這種破壞相對卻帶來了重新建設的機會,我們正好可以投入適當的資源,將重建轉為全新建設,納入全新的ICT技術與設備,同時調整生產區域,以超越原來預期的水準。
1 u3 S9 f+ w: q' L& C+ H/ B/ g陳:希望台灣農業能夠發展出技術特色與文化特色,向國際展現出。
3 o- Q" B7 G4 X& q, R) _+ o; [4 k/ `/ j8 |. u
陳世雄:台灣標榜要成為「無毒島」,事實上,無毒是最基本的要求,我認為,未來幾年發展精緻農業有幾大重點項目,即維持生態、健康、公平、無農藥殘留等。同時,政府不要只有口號,要真正走入農村、了解農民,才能制定有效可行的農業政策。
' s& v6 P' \. q0 g2 }2 m
/ k" H+ w& |3 k- `, M賴:台灣農業可以強化農村社區的文化特色發展,兼顧生態環保,進而推動具有鄉土文化的生態旅遊,以吸引更多國際觀光客源。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40 PM
閱讀4合1創新模式 散步書房
* q8 C1 u$ {/ A- N1 \- A文/楚知( f+ x$ L: a3 _3 Y
[attach]9136[/attach]. c+ D) Z4 r/ T; a4 B
' d2 w: |2 _0 n0 G- e: t
從智慧手機到小電腦與閱讀器,一直到最近新推出的平板電腦等各種新的載具都在詮釋新的閱讀行為、閱讀環境以及閱讀的內容格式。* c) q  r  C3 _, D# Q2 K! [% Y9 w

; y6 e' m1 l5 V1 j# I上一季舉辦的「電子書高峰論壇」中,美國歐萊禮(O'Reilly Media)的數位部門副總安德魯薩福克斯認為,數位出版的世界並非傳統出版的延伸,而是一個全新革命性的景觀,並大膽預測多元內容與行動載具將是一體兩面的新浪潮。) R9 u  Y, Y; e7 C$ r; N/ K) ]# l

: S* x8 v5 d- m. G& A% _7 F& p所以,電子書如果只是將傳統的印刷內容放到電子紙上面是不夠的。當然像Kindle與iPad的做法是立即翻新了原來那些書本與報紙的流動通路與閱讀方式,但這樣的革命其實只是初期的現象,因為電子書或數位閱讀不會局限於「新型印刷術」或「新型書本」這樣的變種角色,而會很快的找到他自己原生基因的品種與專屬的形貌。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41 PM
就像攝影剛發明時就被看成「很準確的繪畫」,社會也把它看成是「繪畫的變種」。而電影發明時就被社會看成「可以拍連續動作的東西」等等,看成攝影的變種,但後來的發展證明這些都是文化發展上具有新基因的新品種。每個新品種都為人類社會展開一波革命性的文化景觀與社會生活。4 F" p0 d6 f3 T
/ O; H. l& g* Y" w. J
從數位出版到數位閱讀,我們可以預見它們將是互為因果的創新過程,我們注意到傳統書本變成數位載具的內容,看到歐美報紙進入平板電腦閱讀器……這些創新熱鬧現象似乎只屬於歐美主流國家,我們的關切也是這一波趨勢之下產業訂單與消費熱潮的焦點。5 L8 b7 ?- O6 [' |' {) H: t

1 p8 C6 a2 x( j7 c8 v! H& k- G: J- J但在深度的文化觀察上,大家可能忘記還有一環的革命浪潮也正在靜默而激烈的翻動中,那就是數位寫作的方式也將超越舊日狹義的「寫」,而在數位工具與網路的環境中邁入廣義的「網路書寫」,或是「網路論述」的新格式中。# }+ z& d* A4 O9 B% J
2 \0 W! K5 T# }4 @0 n6 g
同樣的,傳統的寫作、出版發行、銷售、閱讀這四段工作一直被視為書本產銷的的標準流程,現在其實都在進行一場靜默革命,只是還沒找到正式的產業新格式而已。
5 z* Y$ }. w1 D! W; x2 h' t1 d# v- Z# P: B: t
這四合一的革命與行動載具的發展同步地展開,在即將到達的網路3.0基礎上,會讓書本的內容包含了互動文字與多媒體,而行為則包含了遠距同步與即時社群,資料流動包含了雲端與行動運算等等……。它將繼承了「書」的嚴謹架構(有別於一般搜索與對話),接收了遠距互動與超連結的「網路」性格,以及多媒體與視訊的豐富體驗感……。
7 P. O: ?+ W  S% f; q. `9 A8 _6 [4 T這樣的書本(或稱論述內容),我們可以跳開產業熱潮眼前的景觀,而在文化視野上預測它的面貌嗎?這是本專欄這個月的探討與實驗的主題。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41 PM
把書本論述活動放到Web3.0世界# S/ f6 j" d1 e: G( q% V" I" V8 F
3 U" V7 K* Y0 j, e) s% N2 x2 ]
我們設計了一個網站稱作「散步書房」,準備對寫作、出版、閱讀、展銷等四者,發展某種創新的活動格式。 , A+ F1 p# u1 _& Q8 {

5 e& U( T3 v$ r8 Q針對「書本」這物件,嘗試要在網路世界中創造新格式之前,我們先把印刷術的外衣褪去,也先省略繁複的現代行銷手法,直接著手觀察人類社會中關於著作、出版、閱讀這三種現象的原點。. l6 l8 |0 w/ {) s" R
* b/ C; G: z* n! p
我們會發現其實與所有著作活動一樣,這三合一的活動顯然是從作者將思維見識與體驗精煉化開始,進行某種可以再現的紀錄(至此為著作),其次是為訊息準確傳送而進行的精心編排型式與進入載具(至此為出版),最後是讀者在這種精心編排的形式中學習,思維與使用的過程(此為閱讀)。
2 p) l6 e3 G: U! k  z& z& f' O+ e, [, t! t7 p
這樣的定義即使在後現代大師的多重閱讀理論中(如羅蘭巴特德的「作者已死」等論述)或是網路2.0交織混合了讀者與作者,重疊了讀與寫的世代現象中,我們只要把上述三者的描述看成一組相互參透的領域,那麼針對「書本論述」這種文化產物而言,這樣的定義仍然可以成立,而且可以在行動網路時代找到許多新的出路。
' x* O6 w; q+ R  ]; ~# I% m# R; ~3 p
. P4 W- X! H+ V8 p$ j6 d3 J3 e' W5 W從以上原點三段元素出發,再把它們放到Web3.0時代的科技與社會環境裡,會發現它們可以被投影到一個全新的活動空間中。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42 PM
a. 互動性:7 w1 c0 d5 j) M
這三要素可以互動地進行,而且可以有多回合,多層次地互動嗎?不是網路留言對話的互動,而是著作,出版,閱讀這三種分別代表了思維創作。傳播形式與思維體驗的三種活動格式因此都可以互動,而又因為互動而變得多層次地循環進行?
9 {- [7 C4 O# Y4 V
! a, M; i* \1 @: l  f% u6 \也就是說,原來屬於上下游的關係保持互動,這上中下游的接力會變成許多小漩渦般非常多回合,多層次,這時創作與閱讀還能保持多少獨特性?: ^7 x  n) U2 Q9 p/ ^! G. w

- g* H+ b: j* {( Xb. 行動性:: T# H, l- |0 e6 r5 F
行動代表隨身、隨時,所以也代表同步與應用。因為隨身的載具如智慧手機把網路能力(帶出電腦桌之後)帶進了人類所在的種種社會環境。所以,在真實現場環境中的「應用」成為極大需求。; `( H; Q8 h+ Q' f; P; S
+ U) t. C. k. t' w, y# [" G
書本可以進入行動載具已無庸置疑,但書本可以應用在許多行動時刻與行動環境(情境)?這應該是無法避免的要求。
( U4 n: M1 X$ w* u; U( i0 p) P3 U3 U; ?( x+ F
c. 動態性:
! ?0 k" w6 V9 p: }; ^/ f5 M多媒體視訊、即時視訊、動態化的內容,這些傳統書上沒有的東西都會整合進入。
* x: f5 J$ m3 `動態內容的邏輯挑戰著上述論述流程的三種活動。# T- n, ^+ i* i( F

  I2 }% Q2 D) Z9 H- \+ O動態性的媒體豐富動人,與傳統圖文有不一樣的體驗與表現空間,動態同時也意味著此時此刻的動態,真實即時的注視……若加上互動與連結性,此時的動態就是雙向的,此時的遠距空間就被結合。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43 PM
d. 連結性:6 ^. r  Q. D1 V, U3 W
跨地理的連結在內容互動與同步效果之外,還有更長期而全面的影響。連結的格式從手機、環境、載具、貨品、感測器、晶片卡,也把人與社會的(土地)基礎改變。
- o% x/ f( u) \/ X* E6 U9 c( {" ?( ?- W9 m. A8 J* w
「書本」連結的時代裡,可以變成一件神奇的入口,連結整個世界嗎?其實大家都知道答案,但是「產品格式」還沒有被市場化而已。其實我們放寬想像力,可以發現「連結整個世界」的產品不一定為Kindle或iPad,普通的紙本書也可以的。那麼如果上述三種活動(著作、出版、閱讀)都加上連結性,會是怎樣的格式?
& z3 H3 n! Y& M+ J% w& p
: s: Q! r* p' t: o1 [0 Ie. 空間性:
) [; u) |& X/ l% e( U從超連結與多媒體出發,我們發現數位內容可以多向多元地動態呈現,進入行動運算時代,我們發現真實而豐富的世界才是資訊處裡真正的對象,但這兩者也提出一個隱形的重要訴求,就是「數位內容的空間性」。對前者而言,空間性才能讓人在多向通路裡著作與閱讀,對後者而言,真實世界的資訊並非傳統的文字圖片甚至錄影等可以記錄與表達……。0 S7 p2 W9 T6 p
: C: B4 w- @9 `4 k! Y  y
散步書房首先要邀請一位作家,為他(她)設計一套無學習門檻的網路工具系統。! e+ v* h, L7 c& M2 X  e
: t/ i/ @$ X( T1 i  [  ]
藉這工具系統讓他可以在書房中,在道路上,在球場或用餐會客等各種日常活動的空間中都可以進行「寫作」的活動,或者說是傳統寫作前的「視野」活動。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43 PM
散步作為一種寫作,同時也是出版與閱讀
0 r) N/ m9 Z" E* j6 d5 i2 {$ J% Z! f. J/ e- n5 I
我們如果放寬對於書房寫作的定義,其實即使傳統的作家在書房桌前稿紙的書寫活動之前他在散步、旅行、聚餐聊天或巷弄觀察等日常活動中,早已進行寫作前的寫作(或是手記寫作),即使完全沒有文字或筆記的活動,但是在種種視野焦點搜索轉換的思維與論述著作的活動也早已展開了。' Q. R* k, z# \7 |

: m; n" A5 N0 |" M5 R" r回到網路與多媒體時代的今日,我們可以將作家日常活動的視野與體驗,思維與觀察都同步地記錄到網路上,有時只是無名或不確定的視覺注視,有時是視野觀察附帶獨白或思維的紀錄,有時又是文字描述提煉,延伸到更大的象徵與想像世界。
( d% {) V3 m% E2 I: {4 A
, n" k5 h! u4 @: M- B文本到這個段落為止,我們在技術上完成這工具之後,還不能進一步設計它的呈現與傳播格式,因為要先思考一個問題:
: j" @5 q, G& R+ ?" K3 a4 M% M1 T' a  _9 s( c$ t2 T# h% J
這些都是寫作或著作嗎?或許真要問的是「這些可以讓人有意義有組織地閱讀嗎?」這個問題要把載具與閱讀者同步放進來,三合一地才能找到答案。
+ Y, N% D$ `! ~0 `" P! X
% `, H4 L3 e4 f  L7 N3 `2 u但從這個起點開始,我們要進行多回合的循環流程,在其中導入互動、行動、動態、連結、空間等五種Web3.0要素的格式。& g2 A! c' _8 e7 r/ ^9 _* R" x
5 Y2 N, E. F" y$ Q2 Q
例如對地理空間的同步記錄,與讀者即出版者的同步,行動寫作、應用、與閱讀,動態媒體與遠距同步視訊,還有社群活動等等。最後要導入傳統編輯與製作的嚴謹流程,真正照顧到讀者的閱讀、理解與應用的品質,這是網路時代中很需要保留的,作為「一本書」的精神。- y( M* X: H, B( ^  ]" O( E
. r2 i/ f- U8 `& J
(因為專欄篇幅所限,後續內容與實作活動的工具將在4月下旬的ideas.org.tw公開,歡迎讀者參與並提出意見。)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3:04 PM
南加大副教授Frank Chindamo 開創手機短片的商業價值
( x( I2 L* o& w: n# c  s文/林立綺  圖/Frank Chindamo
# V) V6 K( w" R( _3 H[attach]9137[/attach]
1 I0 A8 N# |6 @( O5 l
" B1 b, T7 ], Y' T! v3 ~就像當今的網路巨擘Google,最初是從美國名校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的校園內部搜尋引擎孕育出來一樣,領導世界的美國知名學府,對於創造具備創意的環境,而且能將創意落實在商業環境的努力,引領全球。而位於美國洛杉磯的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也致力於建設一個提供創意發想、落實並能將創意商業化的學習環境。南加大所設立的全美第一所電影藝術學院(School of Cinematic Arts),不只培育電影及媒體頂尖人才,更和同樣位於洛杉磯的全球娛樂重鎮好萊塢結合,讓這些人才得以發揮創意,並且將進一步影響社會,也回饋自身及學校。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3:05 PM
滿足自編自導自演的需求2 _5 o/ a0 u4 a9 H6 Z8 H' w
9 {1 ^! j2 S  L  k7 [
儘管這樣產學合作的概念並不新鮮,但是要真正落實在實際的運作上,卻不那麼容易。近年媒體生態丕變,除了傳統的電視電影、廣播和報紙等出版媒介之外,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誕生,以及許多數位產品的創新和開發,讓訊息的傳遞,不再如同過往只能由少數的媒體主導者向下傳遞的模式;而是可以讓過往只能單純接收訊息的媒介受眾,透過簡單的媒介工具,就能自主編製文字、影片、遊戲等應用程式(Application),透過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平台播放,與全世界的網路和手機擁有者無縫隙的直接接觸。
/ N7 i2 j8 }2 Q: Q3 i# p5 f9 @) b6 l- G: E8 }5 A
而無國界的網路,讓所有創作者得以經營自己的平台,並且擁有大群的粉絲。但是,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內容創作者及智慧財產權擁有者,並無法從網路這樣的完全開放的平台獲利,這也會影響內容擁有者越來越缺乏採用網路發布內容的意願。預視到未來的世界,將是「軟體驅動硬體」,因此,成功推出「iTune+iPod」模式的蘋果公司,運用龐大的網路市場作為基礎,整合具備媒體播放功能和付費功能的智慧型手機,推出iPhone和iTune以及Apple store的開發者平台後的18個月內,創下來自各地的軟體內容開發商上傳14萬筆應用程式,以及總數高達20億次的下載紀錄。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3:05 PM
讓人一夕致富的新媒體模式
' m. B# \( u4 x) B2 B: w% r  A* c2 ]) C. F' s4 W& ^5 |4 Q& f
蘋果公司的成功,證實了手機娛樂市場的驚人成長速度,不僅讓所有行動電話製造商競相複製這個「軟體+硬體」的模式;更在許多個人開發商透過開發上傳創意的應用程式,且在一夕之間成為百萬富翁的故事之後,讓這個新的媒體模式,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產業巔峰。4 a1 o3 W8 a- i3 P
3 b$ Z  P5 e0 Y% z4 A
蘋果公司整合娛樂和科技所創造的傳奇,讓培育頂尖商業娛樂人才的南加大,更是積極的面對這些全新媒介的挑戰,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s School of Cinematic Arts)也與時俱進,對於型塑現代娛樂和藝術的科技及媒介,進行全面性的探討及研究。而其中的互動媒體部門(Interactive Media Division),在訓練未來領導電影電視產業的專才,更不像是其他的科技學系或是學術性機構,以純粹的理論教育訓練為主。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善於運用其說故事的傳統(storytelling tradition),結合與好萊塢獨特的地緣關係,讓學生能夠實地和好萊塢的A咖導演、編劇、製片、視覺藝術、音效設計等藝術家互動,近距離學習從傳統媒體到最新媒介的發展及應用。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3:06 PM
製作手機短片的創意先驅者
% F5 N4 f% o) d* L- Y: c$ ?& r$ a7 e& {
當然,在這樣的原則驅動,以及媒體趨向智慧型手機和網路整合的行動化潮流帶動下,南加大電影藝術學院由副教授Frank Chindamo開設了全美第一個手機短片的製作課程「Mobile and Internet Viral Screenwriting and Production」(行動網路的劇作和製片),而最重要的,Frank Chindamo要強調的,是如何透過這樣的教學流程,讓學生的創意得以在手機上被看到,同時,讓這些創意如何實現獲利。
- p! Y( ^. y- u& \; t# Y3 j
4 z: A) d& \- s0 G/ _智慧型手機為媒體產業帶來全新的革命,這個「第五媒體」,也為創意提供了另一個發揮的空間。
, u" x. v6 m. G% F) L  @
/ a! Y! f* E, I4 M  N在美國媒體界長期發展的Frank Chindamo,在2004年YouTube開始盛行前後,看到網路短片風起雲湧,他說:當時幾乎每個人都在拍網路短片。然而,網路上什麼都是免費的消費習慣,讓網路短片並不能為拍攝這些短片的創意人帶來任何實際上的利益回饋。就在同時,智慧型手機也逐漸開始成為一個新的媒體播放平台,而手機使用者對於這個平台,卻是有「付費」的使用習慣,這也是一個讓原生創意得以商業化並普及運作的大好機會。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3:06 PM
好的故事情節可遇不可求
" ~5 W' }  @' y: t- y4 z. M! s( e1 Y& S
Frank Chindamo開始思考如何教導學生運用手機平台的新媒介。他說,手機劇集(mobisode)和網路劇集(webisode)的策畫、製作、行銷及播放,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首先,創作者必須先確認Conception(概念),也就是這樣的故事概念,是否同時具有藝術價值及商業價值,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又是如何?他解釋,不論是短劇或是電影的中心思想,都是story(故事)、story(故事)、story(故事)。當然,好的故事情節難尋,一萬個故事情節中才有一個具有價值、值得拍成影片的故事內容。
! {  }. U* W! [4 @6 h0 U+ h
" R  M0 S( i2 a5 u其次,手機短片的創作者,必須要認真的思考製片的成本,Frank Chindamo說明,學生必須學習如何和其他公司和朋友合作,以降低製作影片的成本和費用,「doable(可操作性)」是將創意落實的最重要關鍵。製作手機短片並能真正獲利的另一個重點,則是「repeatable(可重複性)」,Frank Chindamo說,手機短片的長度通常不超過3分鐘,而要讓消費者「看過還想要再看」,就是要提高收視戶的黏著度。因此,手機短片的內容,能否在同一個故事架構下,重複的製作出新的影集續集,也是創作的重要原則之一。在這幾個準則之下,Frank Chindamo說,學生將創意落實在實際的影片製作上,並架設了5secondfilms.com網站,訓練學生如何製作出5秒鐘長度的影片,藉以訓練學生的製片及整合能力。
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3:07 PM
透過數位通路銷售創造商機$ b. ?. K0 x+ t0 }
: D% `" n9 N" d8 M6 Z
除了教導學生如何落實創意之外,Frank Chindamo亦身體力行,他同時也是美國第一個聚焦在原創性及互動性的喜劇短片手機行動頻道「Fun Little Movies」的創辦人兼創意長(Chief Creative Officer)。Frank Chindamo說,「Fun Little Movies」實際落實他教學的理念,因為成本考量,一開始他找了許多低成本的男女演員來拍攝手機短片,透過具有創意的劇本,這些影片很快的在美國手機影片市場熱銷, 2004年更在Sprint TV上成立專屬頻道。知名度打開之後,因為地緣之便,「Fun Little Movies」也和許多好萊塢的知名劇作家合作製作許多獲獎的影集,包括「Turbo Dating」和「Mr. Wrong」等探討都會男女關係的趣味短片影集,即獲得巴塞隆納手機短片節MoFilm所頒布的最佳影片獎項。3 \' j( e1 F6 ?5 ?
- y: \9 Q' B; f# X
「Fun Little Movies」除了在美國擁有手機頻道之外,更曾經為HBO、Showtime、CBS、PBS、Playboy、Comedy Central、MTV等知名頻道製作短片節目。
) d" g" z/ G6 e( m
* m5 X2 n: U6 l+ g「Fun Little Movies」除了製作手機短片之外,另一個落實商業利益的重要要件,就是能夠將這些影片提供到收視戶眼前。Frank Chindamo說明,這也是「Fun Little Movies」的核心價值所在,因為「Fun Little Movies」直接掌有數位通路,讓這些影片創作可以透過數位通路銷售,也可以直接獲得營收回饋,讓整體營運得以持續。$ |0 S: {$ U# }* g0 S6 j" o9 k
8 _' b6 H2 c3 F' E" S  T
目前「Fun Little Movies」的手機喜劇短片,已經在iPhone、Sprint、Verizon、Nokia、MSN Mobile、ATT 等手機上銷售。此外,如同Frank Chindamo在課堂上所傳授的原則,在降低成本以維持營運的考量下,在製作和銷售上盡量和其他的公司策略聯盟。目前,「Fun Little Movies」透過和世界各地的數位通路營運商進行合作,包括與在亞洲的OuchPlay.com、中東及非洲的 MediaStream,以及印度的Hungama等區域性的公司,今年將擴展內容銷往各地的手機螢幕。
; J* [" M% i# w5 C, x
9 W$ Y7 I; ]0 {+ F! p手機短片能否成為廣泛流通的商品並且營利?Frank Chindamo在南加大所開設的課程,以及其所主導的「Fun Little Movies」,已經很明確的告訴我們答案了。而當在手機這個巴掌大的螢幕中,所隱藏的軟體內容商機日益升高的同時,台灣的創作者和產官學界,也應該思考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這個無國界的新時代!




歡迎光臨 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http://free.vireal.world/chip123_website/innoin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