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6 e' m1 l5 V1 j# I上一季舉辦的「電子書高峰論壇」中,美國歐萊禮(O'Reilly Media)的數位部門副總安德魯薩福克斯認為,數位出版的世界並非傳統出版的延伸,而是一個全新革命性的景觀,並大膽預測多元內容與行動載具將是一體兩面的新浪潮。) R9 u Y, Y; e7 C$ r; N/ K) ]# l
: S* x8 v5 d- m. G& A% _7 F& p所以,電子書如果只是將傳統的印刷內容放到電子紙上面是不夠的。當然像Kindle與iPad的做法是立即翻新了原來那些書本與報紙的流動通路與閱讀方式,但這樣的革命其實只是初期的現象,因為電子書或數位閱讀不會局限於「新型印刷術」或「新型書本」這樣的變種角色,而會很快的找到他自己原生基因的品種與專屬的形貌。作者: jiming 時間: 2010-3-29 02:41 PM
就像攝影剛發明時就被看成「很準確的繪畫」,社會也把它看成是「繪畫的變種」。而電影發明時就被社會看成「可以拍連續動作的東西」等等,看成攝影的變種,但後來的發展證明這些都是文化發展上具有新基因的新品種。每個新品種都為人類社會展開一波革命性的文化景觀與社會生活。4 F" p0 d6 f3 T
/ O; H. l& g* Y" w. J
從數位出版到數位閱讀,我們可以預見它們將是互為因果的創新過程,我們注意到傳統書本變成數位載具的內容,看到歐美報紙進入平板電腦閱讀器……這些創新熱鬧現象似乎只屬於歐美主流國家,我們的關切也是這一波趨勢之下產業訂單與消費熱潮的焦點。5 L8 b7 ?- O6 [' |' {) H: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