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標題: 朱敬一:2016年智慧聯網專利布局將達1000項 [打印本頁]

作者: globe0968    時間: 2011-10-28 05:41 PM
標題: 朱敬一:2016年智慧聯網專利布局將達1000項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主辦,2011行政院產業發展策略會議今日(28)舉行,主題為智慧聯網。這是台灣第一次以智慧聯網為主題的政府政策會議,行政院科顧組副召集人暨政務委員朱敬一表示,智慧聯網與雲端一樣都是大方向對,但細節正在發展的產業。台灣必須在感測、資安、網路、服務平台等技術端開始專利布局,2016年以相關專利達到1000個為目標。政府也必須擇定領域,結合民間產業,以政府資訊公開(open data)、公共建設為觸媒,促成兩家以上服務整合廠商,進軍國際市場。水電油氣交通與物流,將是優先重點。5 v" |3 S- u' f' Z
; k6 O! K( p' P- D
朱敬一表示,智慧聯網是具有規模報酬遞增、邊做邊學特性的產業,我們必須要趕快找到利基,儘快想辦法發揮,儘快想辦法實踐,不能等局勢明朗才做。會中專家認為,關鍵基礎如:建設水電油氣交通、可以透過感測提升管理效能的產業如:物流,應是優先可創造出商業模式的智慧聯網領域,投資報酬最高,國際市場也最大,政府可優先考慮輔導。
作者: globe0968    時間: 2011-10-28 05:41 PM
本次會議特別邀請旅美專家,明尼蘇達大學教授杜宏章、推動智慧聯網最力的IBM中國研究院院長李實恭、網通設備大廠思科大中華區技術總監殷康與惠普網路暨通訊資訊研究院院長李大維來台進行圓桌論壇。杜宏章指出,智慧聯網在歐美通用名稱為數位實體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兩者大同小異,顯示這是一個確切的國際產業趨勢,值得各國重視。殷康在演講中指出,如果以全球人口為一個度量指標,全球電腦、手機等聯網的台數在2005年後超過了全球人口,預期到2020年每個人生活中接觸到的物品會有6.8個載具連上網路,這就是智慧聯網時代的來臨。9 R% s: x7 m# E2 m

9 E1 V1 W0 R+ a! [* c  k6 L5 A李實恭強調,智慧聯網應用面極廣,沒有一家公司可以窮盡所有的應用與技術,所以每個企業都必須尋求與別人合作。他建議政府的策略不要由技術面去思考,一定要由產業發展、商業模式永續的角度去想。譬如:智慧城市的一些服務雖然人民感受最大,但由於收費不易,很難永續,短期內較難發展起來。反之,基礎建設部分如:智慧電網,如果一套商業模式成功,就可以輸出到全球,最具產業輔導的優先性。
, b" _9 I/ e! o( k  S4 l8 T5 w8 G" C$ q# i$ E5 L. q8 q7 X4 u: C
本次會議下午,六個政府單位從產業總體策略、技術、防災、交通、電網、流通業領域,報告未來計畫。政務委員李鴻源與經濟部次長梁國新主持綜合討論,顯示智慧聯網未來運用之廣。
作者: globe0968    時間: 2011-10-28 05:41 PM
針對政府公共採購如何成為台灣科技產業的推力,多位部會均提及受限於採購法與BOT相關法規。身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的李鴻源表示,採購法其實存在彈性,問題在沒有前例,公務員不敢做,只敢用價格標。今年起,他已針對過去二十六萬筆公共工程案件進行分析,希望可提供公務機關招標時的辨識系統,過濾掉執行不佳的廠商。今年不鼓勵低價搶標,明年工程會將禁止低價搶標。為了讓公務員靈活使用採購法,工程會將找出模式,讓公務員有前例可循,降低觸法風險。% q# G4 H# m' o6 [1 V2 s, x3 G! [

* {0 {6 K. W* D2 A6 l會議最後由行政院科顧組執行秘書陳炳煇與經濟部次長梁國新報告大會結論。善用台灣既有資訊科技優勢,陳炳煇總結,台灣將以「發展台灣成為全球智慧聯網創新中心,亞洲智慧聯網解決方案領先國」為願景,2013年建立兩個智慧聯網應用的完整示範場域與在台建立相關產品認證中心。推動兩岸標準交互認證,為推動重點。另外需在2016年以前,以國內應用為基礎,輔導出兩家具有國際性專案執行能力的大型服務業者。2016年推動相關專利布局1000項,與100項國際標準連結。4 N4 R2 v, F0 @1 U. t6 g
/ o. v/ V2 z) q! V& Y3 y
梁國新則總結,未來智慧交通將結合雲端技術,逐步推展。下月將報院的智慧電網發展總體規劃與智慧電表佈建,將思考如何在現有法規架構下,設計誘因機制,誘使產業投入,以加速智慧電網產業的佈建。政府也將打造智慧聯網商區的標竿示範個案。




歡迎光臨 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http://free.vireal.world/chip123_website/innoin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