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標題: 請問PLL的BANDWIDTH為什麼是1/10的reference frequency [打印本頁]

作者: ahoku    時間: 2006-12-26 01:14 AM
標題: 請問PLL的BANDWIDTH為什麼是1/10的reference frequency
請問先進,& `/ V8 `( L+ j7 N
PLL的BANDWIDTH為什麼是1/10的reference frequency,可以用清楚的方式解釋,如果式子的推導或許會更多,我所知道是穩定度考量,才設限1/10,
0 p# i& k  I6 u2 R& X1/10是以什麼條件才成立呢 謝謝
作者: evantung    時間: 2006-12-26 04:48 PM
個人認為, bw設1/10並不是為了穩定度的考量.$ g+ ~) ^1 l( U# T6 d; m
而是為了, 減少reference spur而設計的,
) c& s$ v1 N! i% Q8 L% C# O但1/10一般來說是不夠的, 至少都要1/1xx, 1/2xx才夠!! h4 z, {+ ^% j" j: c+ F
因為這是trade off的考量, 當你BW做的愈小, 4 E. A1 T9 ?/ k8 q/ ^7 C0 Y- P
VCO的noise就會濾的愈少! reference spur也就愈小, 9 m& Z$ ~% W' ~' h
所以這是要看應用再來考慮BW要做多少!
作者: andy2000a    時間: 2007-1-17 09:37 AM
low pass filter  2 order 對系統來說是 3皆
" N8 X& v$ \/ u0 L/ z, `: l那 如何挑選合適的 filter ?  
4 q+ R3 E$ ^3 c# u, \trade off 考慮點
. j) k: F9 ^% X" A- `! G; p$ c
0 s! h) O$ }3 ^  W* r- f4 R還有  hspice 能 simulation lock range & capture range 和 frequency  ..
: `4 ?  w" r* y- @公式可以推出來 但是很想知道 , sim 和 real chip 會差多少 .
作者: evantung    時間: 2007-1-17 11:35 AM
大部分的pll, 在loop filter應該都是選用passive 2 order的方式7 h/ c9 r2 d5 h4 \* C
而且, 每個都長的差不多.
8 ~3 V2 n# ]) L3 n而差別就是在你的pole, zero要放在什麼位置!/ J+ s$ _1 [2 k; n3 K) E' N
你希望filter是濾掉何種頻率的雜訊! 什麼時候可以鎖定頻率!
. T# d$ Q; U* J' Q0 w至於你說的sim和real chip差別, 那就跟你是在那裡tape out有差囉!
. u* i& K6 y+ w/ j( HTSMC和T like良率一定差很多, 還有你的架構也是有點關係,8 L) K! n' B' L9 j9 J
LC tank我認為就比ring oscillator還容易不準!
作者: lunch    時間: 2007-1-18 03:30 PM
標題: 回復 #4 evantung 的帖子
LC tank我認為就比ring oscillator還容易不準!
  [% E& d9 r: x& I! _
9 Q$ b7 k* ]" m4 b- |7 y8 b不知道你指的是simulation 與measurement 比較之結果
; P0 e3 s( F) D9 D9 Z7 ]還是量產後之良率?$ {* l2 r1 ]5 a& L- g( {! Y
on chip Inductor 應不會有多大的variaton * I: l: h& n' e
Varactor 及MOSFET 與製程變異較有關+ e/ |/ g, W2 L/ O6 o
LC cross-couple VCO在設計時 只要有FET, Inductor, Varactor 的RF Model; K4 a8 T+ G' l# V5 d
另外 再注意Layout 的parasitics  量測結果應該還算 OK+ w* V2 D$ X$ R7 a/ R. x9 q
關鍵在於process的穩定度  只要每個Lot都能控制的好  不要差太多$ b" v) S$ q0 D7 s
一般而言 都能根據measurement 來修改 在下一次的MPW  tune 到所要之freq range
- D' _' p2 M8 n量產後之良率 就與foundry 製程 穩不穩 有關了
作者: lunch    時間: 2007-1-18 03:32 PM
標題: 回復 #4 evantung 的帖子
LC tank我認為就比ring oscillator還容易不準!) k6 t$ M8 d/ z7 k& H, m
6 \/ p9 ?# @( U8 b: k* E6 y# r
不知道你指的是simulation 與measurement 比較之結果# ^9 S/ j2 P: l6 Y$ B1 t1 e: O
還是量產後之良率?% w% l/ _2 ]9 c1 g2 T# m
on chip Inductor 應不會有多大的variaton ( ?% Z+ ]1 y0 j5 t4 A$ W" Y
Varactor 及MOSFET 與製程變異較有關* I- |! V; u+ _9 y3 V8 v
LC cross-couple VCO在設計時 只要有FET, Inductor, Varactor 的RF Model
6 f. f0 Z" E( F' h  U6 r4 D# d另外 再注意Layout 的parasitics  量測結果應該還算 OK: t1 R  Q+ \7 T4 a) b6 C3 M8 c  g% u
關鍵在於process的穩定度  只要每個Lot都能控制的好  不要差太多
: D9 W" k" U6 `一般而言 都能根據measurement 來修改 在下一次的MPW  tune 到所要之freq range. Z/ @4 B; v# J1 Y
量產後之良率 就與foundry 製程 穩不穩 有關了
作者: monkeybad    時間: 2007-1-18 03:34 PM
標題: 回復 #1 ahoku 的帖子
PLL的頻寬為什麼必須要小於reference frequency10倍,我想可能是穩定度的考量吧
& d9 p; I3 j* ]4 y' n以穩定度的觀點來看,
' j5 y9 o) P; k! @- f假如PLL採用的是CP(CHARGE PUMP)的架構,在推導CP公式的時候,我們是用連續的系統去近似一個離散的系統,而在設計loop-filter的時候也是根據這連續系統推導的公式去計算極零點的位置。6 w/ _9 X+ W( Z0 _
CP是以reference frequency來充放電PLL loop-filter的電容,是一個不連續的離散系統,而我們以連續系統去計算的話,當然希望CP越接近一個連續系統越好,也就是說reference frequency越快越好,偏離我們推導的PLL transfer function越小。 + ]$ r5 F' v8 J2 m" U9 I
而PLL的Bandwidth表示PLL系統的反應速度,當PLL Bandwidth與reference frequency(就是CP充放電的時間間隔)兩者差不多的時候,CP非連續的非理想效應就不能忽略了,因為PLL系統也會對此非理想效應產生反應,而當兩者差越多,則CP非理想效應影響越低。& R# }2 i, g8 I4 F1 ~2 t
所以理論上PLL Bandwidth比reference frequency低越多越好,但太低的話PLL鎖定的速度會太慢,而且電容值也太大太佔面積,所以一般經驗值用大概小10倍即可保證能穩定,但實際上還是要靠HSPICE模擬過後才知道確實的情形。( S( ^" _" M1 n5 V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3 Q. I/ o) N9 _* W# N/ d! s, A
也許有更精確的說法或是其他考量 希望各位先進能指正或一起討論
作者: evantung    時間: 2007-1-19 11:06 AM
monkeybad的說明, 真是太淸楚了, 忍不住要讚美一下.+ a- F+ }+ ]$ z; A. z$ f% X

  }4 P( P( y6 o' u- o: j2 q另外, 我不是指量產後的產品囉!
作者: tommywgt    時間: 2007-1-19 12:06 PM
我也給7樓按個 "好"$ a$ T1 y" }1 D- B6 N6 N

; D: N( m9 ^2 \" i3 L. k9 Q3 |補充一下給大家參考1 Y2 M; m3 x7 c' P' m6 F

3 Q9 l6 K$ k% U: f# E在ADPLL的設計中考慮到locked後的phase error的話, 這個值太小是會有問題的 (太大肯定是不行的), 在只要lock frequency時, 反而沒有這方面的限制了+ E& T3 c4 P4 G% p- [
有時下線成功跟失敗的差別會變成lock phase 跟lock frequency的差別而已
作者: ahoku    時間: 2007-2-17 10:10 PM
標題: 謝謝先進們的指導,另外再延續9樓tommywgt的結論問一下
在locked 時,phase error小,是指 pfd相位己鎖住,由pfd的dead zone所產生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這種在time domain是什麼樣的jitter呢,個人看法是Determination jitter(DJ) ,這種Jitter是否看規格可否容許來決定嗎 ,如果想改善要改那裡著手呢,, p$ i1 A1 \* x* G
再著想請教一下先進們,下線完測量,通常是那幾個  paramter跟預期有很大的出入,謝謝
作者: tommywgt    時間: 2007-2-19 01:41 AM
在LOCKED時, 所量到的JITTER, 可能造成的原因錯綜複雜. 很難幾句話說明. 其中PFD的dead zone也只是原因之一
; z- w4 Q9 F& h) u# h$ b, U* k) G4 }" q+ L
我個人認為由VCO本身所產生的JITTER比較容易表現在CYCLE TO CYCLE JITTER, 由PDF的DEAD ZONE所產生的JITTER是因為在這個區間內PDF不會有反應, 使得PLL無法TRACKING這個區間的PHASE ERROR, 因此在TIME DOMAIN中LONG TERM JITTER時應該會多出這個DEAD ZONE的JITTER大小, 我個人認為這個JITTER在JITTER STD DEV中不會是NORMAL DISBURTION, 而是比較像ZERO MEAN WHITE NOISE的型式. 這個JITTER值是否為你所說的DJ我並不曾好好研究過DJ這個名詞, 在Lecory的一份WHITE PAPER中有詳細介紹JITTER的種類及量測方法, 有興趣的話可以上www.lecory.com找一下. 不過我在量JITTER時都是用高檔的示波器量的, 所以那個PAPER我只有看過就沒再仔細研究. 但是如果你想內建量JITTER的BIST的話可以參考一下.
9 ?8 J9 z  p  x6 ?+ e
6 R% `+ t! \5 H- r4 |很多PAPER宣稱可以做到zero dead zone, 這部分我非常懷疑, 這部分我曾經跟一個有名的教授討論過, 他的說詞是在某種程度之下就可以視做zero dead zone, 只要電路跟模擬能說服人, 他們在review paper時也就能接受. 反正呢! PFD的dead zone愈小愈好, 在我看來, 好的PLL還是要Fully做.3 a1 J1 d1 m1 a

* Z/ n( Z7 s( c" q; |/ W在我做過的8顆PLL IC中量到的PARAMETER出入大的...好像都是CLOSED LOOP差的比較多, 我想可能是模擬時間不夠久或者CASE不夠多, 但是大家都知道那個模擬好費時, 所以.....哈哈
# A# `1 O' k' o- B; Q單一MODULE的量測都跟SIMULATION沒差太多, 每一次的量測值都是在TT跟SS CASE之間(比較接近TT), OSCILLATOR的工作範圍因為會比模擬的小常令人覺的很不爽., K/ J: V+ [% Y  W) ~- J( A
- @( x8 j& t+ _
你現在是學生嗎? 碩士班? 加油吧! PLL的電路都不大, 但是細心跟苦工倒是不少...
作者: finster    時間: 2007-5-19 12:00 AM
我不知道大家在設計PLL是參考何種架構與理論來設計的
8 {  A+ s) b+ {) D8 ^. m! |就以我個人以前設計PLL的經驗,我一方面參考IEEE Journal paper,另外一方面則是從Behzad Razavi所著的一本"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d Circuits"中學到如何設計PLL, ^3 q# `4 t6 d* Q+ k$ _
在設計PLL時,因為PLL是屬於一個閉迴路system,故而它裡面的子電路的各個參數都是習習相關的,亦即每一個子電路的改變與變化都會引起連帶反應. v; g" U$ y, C% Y9 I
在Behzad Razavi的書中有列三個很重要的參數,分別是charge pump current, damping factor和vco gain,這三個參數會決定整個PLL的performance,而其他如PFD, pre-div和pos-div較屬於digital circuit,所以就比較不是那麼重要
; J( K9 q- Q5 ~) U8 A% y, V1 B就以我個人以前設計PLL的過程來看,PFD雖然有dead zone的issue,但它並不是造成PLL中jitter過大的最大主因,一個PLL會不會動,有沒有好的performance,幾乎都決定在charge pump current, damping factor和vco gain三個參數身上,其中又以vco gain最為地重要
( {+ |) S$ H( P- B9 Qvco是整個PLL電路中最直接影響jitter的成因,同時也是整個PLL電路中最難設計的電路,除了要high frequency, low current,更要有較有的抗noise能力及寛的frequency range,如果VCO電路作的好,其餘的電路就好作多了. V( D1 F: U8 I' [# w- b
其實,如果model夠準,而且design range作的夠大的話,其實PLL要動並不難,就以我們之前所作的PLL,pre-sim和pos-sim會有一些差距,在量測上,chip和pos-sim基本上兩者的performance並不會差的太多,而在量測PLL上,絕大部份只有量測output frequency正不正確,整體的功耗多少,其餘的就是jitter的量測,目前jitter的量測都是直接使用示波器上的功能直接量測就可以了,所以PLL的量測參數其實並不多,但要評斷PLL的performance絕大部份都是以jitter值為多少來評斷
作者: airtai    時間: 2007-11-27 10:43 PM
真是感謝大大的分享~現在正專研類比領域,正想說鎖相迴路應該如何著手,正好看到這些經驗分享,受益無窮啊~~~使我有新的想法~~~感恩喔~
作者: simenkid    時間: 2007-11-29 11:51 PM
迴路頻寬為參考頻率的1/10是為了穩定性考量
1 w1 ?& ?' @7 C/ B" H當然, 迴路頻寬大小和相位雜訊、鎖入時間等有關係
6 b- j  |( }7 N  {6 `但就標題這句話, ㄧ般都是指穩定性
0 {# Q" ~! _9 s& U這是有理論根據的
' ]! g9 P* S8 c( m$ ?但是現在手邊沒有那兩篇論文
0 M, R# C# B! F印象中是出自IEEE Trans. Communications
# n6 u, \2 |8 Z$ w$ W) {: E+ Q( O( u3 X/ h4 m" z$ P/ p
這是我上過台大劉深淵老師的講座, 他有特別解釋過這個問題喔
作者: 日日春    時間: 2007-12-4 11:52 AM
我也常聽到loop filter要小於reference frequency的10倍,不過是不是小於10倍就能$ f! l, k9 I  f5 E
符合我們所要的需求還是在simulation一下才比較準哦!!
作者: mycmf    時間: 2008-1-3 06:21 PM
For the stability issues, by Liner approximation of non-linear discrete system.. ]# ~2 f4 S6 }+ r* k
You could refer to F.M.Gardener for detail loop analysis.
作者: yananzhang    時間: 2008-9-18 04:51 PM
我看得paper上说这种选择是为了增加线性度,提高模拟的线性,便于分析和公式的推导
作者: 賴永諭    時間: 2008-9-19 11:13 AM
monkeybad的說明,~~~簡單又直覺....另依種想法....不錯喔....
! X) W$ `3 {, g1 N4 h) ]good
作者: langmx    時間: 2008-9-21 05:08 PM
現在正專研類比,看到這些經驗分享,受益無窮,monkeybad的說明, 太淸楚了
作者: anita66    時間: 2008-9-25 06:51 PM
我想這各問題如果有上過台大劉深淵教授的課應該就會很清楚,這絕對是從穩定度上的考量,而且是有完整數學推倒出來的,我印象中是結果是一張圖,X-軸為damping factor,Y-軸是natural frequency,由於要取兩者之叢集,並利用一般設計會取damping factor=0.707來當固定數,而從曲線圖中就可找到相對應的natural frequency,其值大約是0.1,故會取十分之一的理由在此,3Q~
作者: wwm101    時間: 2009-11-16 11:18 AM
anita66 兄,是否能跟刘教授联系下,把他的PPT贡献上来呢^_^
作者: semico_ljj    時間: 2009-11-17 10:54 AM
谢谢,分析得不错
作者: deltachen    時間: 2009-11-24 02:51 PM
monkeybad的說明, 真是太淸楚了, 忍不住要讚美一下.
作者: Chipfish    時間: 2010-1-6 05:10 PM
謝謝大大的分享~知識因分享而壯大!
作者: tamino    時間: 2010-1-20 03:40 PM
Dear antia66,
! K+ Y! {3 \4 A4 F6 q; j4 UIf damping factor is choosen 2, how about the natural freqency?) t% e. q" t: q; |4 R9 C3 }
Will the natural freqency changed with damping factor ?+ [( _/ h* [3 H5 Z( k) L
As my understanding, choose bandwidth <= 1/10*reference freq is for linear model is valid or not, that is, if need widther bandwidth PLL, the parameter from continuous model cannot provide expected PLL behavior.
0 t# c! I. S7 |4 hHowever, VCO related noise causes the bandwidth cannot choosed to too high bandwidth., G$ I* G; h- ^; J
So, linear model is usually useful.
作者: c2467    時間: 2010-1-24 08:51 PM
monkeybad的說明, 真是太淸楚了,
& v, X4 D" K4 e! E$ H% f謝謝
作者: johnchou    時間: 2010-3-26 12:55 PM
請參考劉深淵的著作: 鎖相迴路
作者: bossen777    時間: 2022-10-12 07:59 PM
謝謝大大無私的分享,感恩




歡迎光臨 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http://free.vireal.world/chip123_website/innoin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