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楊心怡╱台北報導】 | 面對比他大十來歲的科技新貴,胡家榮每次去園區上課,都會穿襯衫,準備powerpoint,讓自己看起來更專業。(胡家榮╱照片提供) |
| 老師問學生:「mouse跟rat有什麼不同?」有學生回答:「一個比較大隻,一個比較小隻。」還有學生回答:「一個是動詞,一個是名詞。」 回答問題的可不是小學生,而是新竹科學園區內的一些工程師,在上英語進修課時發生的笑話。目前就讀交通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的胡家榮表示,到新竹教課後才發現,園區的科技新貴雖然擁有高學歷,英文程度也不見得很好。 「竹科是近兩年才興起員工英語認證的風潮。」胡家榮說,這些科技新貴每天要回覆大量英文email,有時還要面對口音很重的客戶,甚至要向外國客戶做英語簡報,回答外國客戶的問題;至於工研院的科技人才有時還得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 「他們在專業領域的英文程度是不錯的,就是日常生活的溝通能力比較差。」因此胡家榮上課時常分享他的「24小時學習法」,不管是捷運站裡的報紙回收箱、消防栓都有中英對照可以學習,也可多留意各建築物、地名等的英文名稱。 另外,他也曾給工研院學生出過一項作業,讓他們到台北天母或東區,找兩位外國人訪問並錄音。這份作業讓學生有動力跟外國人接觸,「畢竟交個外國朋友是學習生活應對最實際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