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標題: 強調網站平臺化與使用者貢獻的新時代 [打印本頁]

作者: 小朱仔    時間: 2007-7-28 02:09 PM
標題: 強調網站平臺化與使用者貢獻的新時代
文/iThome (記者) 2007-07-27 + z7 {2 O, t) t& h4 z
+ \, x' {, Q, v# N
由Web發展的宏觀觀點來看,Web 2.0一詞底下,綜括了過去數種獨立發展的技術與應用,以突顯出Web的潛力、現況與未來的發展可能。
0 H- J/ M4 i% b1 [6 P7 Q, P8 ]5 R! @; v' v5 n
Web 2.0 4 t5 ?7 G2 t. F
炙手可熱的Web 2.0一詞出現後,立即替曾經沉寂一時的.COM發展,再度注入一帖興奮劑 8 N" ^! i. s  `) P. K
Web 2.0一詞是在2003年由知名出版公司O'Reilly提出,並在隔年舉辦了Web 2.0研討會,會中O'Reilly的執行長Tim O'Reilly為Web 2.0一詞作了說明與定義,從此Web 2.0成了最為炙手的新鑄詞。 & U5 v% _5 b/ E0 }5 e* J

, r( ^% J. {/ i1 ~在Tim O'Reilly的眼中,Web 2.0最重要的幾個關鍵是將網路轉化成平臺、資料驅動與混搭(Mashup)、群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雙向互動等。 # E: d! m+ E, l- p2 R4 |! `
; k8 Q. E1 ~( F2 c6 W
在一次採訪中,Tim O'Reilly舉Twitter為例,認為它是將網站轉化成平臺的絕佳例子。Twitter提供使用者發布140字的簡要訊息,可以用來記錄正在做的事,也能拿來與朋友聊天。Twitter不但允許使用者透過MSN與Google talk發布訊息,也能結合Google地圖的API,展示世界各地的使用者正在發言的即時動態。Twitter也釋出API,開發人員可以利用它延伸各種應用。這些結合進來與開放出去的功能,便是Tim O'Reilly將網站視作平臺的典型例子。 4 S% F* ?% i( r$ D8 x5 W
5 z. L. H+ h( `2 h# ~
網路平臺化的特色,讓使用者可以利用網站平臺,參與內容的產生,藉此讓網站發揮更大效益。
+ w* P  T( H. @0 C0 L9 K% t" Q' S* l4 b1 n1 d
不過也有人將Web 2.0視作炒作的行銷名詞,隨之而來的各種名詞的2.0口號也讓人不勝其擾。整體而言,Web 2.0並非精確的詞語,然而Web 2.0讓網路活力再現,讓沉寂一段時間的技術與投入資金再度活絡,從這個角度檢視,它確實催發新一代網路的發展。
, J' l) l: m2 X1 b( {! ]. h  r0 M  E

( U8 O1 b6 k. @, L + p. r& h; W7 o$ `: C& W
由Web發展的宏觀觀點來看,Web 2.0一詞底下,綜括了過去數種獨立發展的技術與應用,以突顯出Web的潛力、現況與未來的發展可能。(圖片來源:Wikipedia)
6 v, N6 N$ ~+ i4 r4 N7 |2 x. v
1 f2 L4 t; m9 EFolksonomy
: T1 r% _3 }% P" P- K大眾分類 : h. c7 b4 K$ W& b
Folksonomy是合成詞,由folks和taxonomy二字組合而成,前者指一群人,後者則是分類法,這個字的生成,意在表示Web 2.0的概念中,對內容的分類權限交由使用者自行定義,而不再由站方制式規定。 + w# J" L0 Q, J6 i
/ N$ j2 k9 I- i
這個概念最為典型的例子是標籤(tag)分類,在許多Web 2.0的網站上都能看到一個區塊,羅列一個個字句,它便是由使用者自行定義的分類。
9 [; N: a3 }# B% T1 P! e  Q6 k( |4 A
1 [6 r  |" y+ k  @4 O* THype   B( o$ ]# U, c6 G+ c- ?2 f  u5 _
炒作、欺騙
4 E3 E0 C7 p; hWeb 2.0被許多人認為是行銷、炒作名詞,而這波樂觀、興奮的Web 2.0創業潮,也被認為是.com時代的翻版,隨時有泡沬化的可能。
8 }" t1 @# b8 C! w
2 k! F- d6 S  |. Z' G) c視Web 2.0為炒作的人,通常指出它沒有明確與.com時代的切割點,許多技術也早就存在,因此認為Web 2.0不具備實質意義。根據Gartner在2006年所製作的Hype Cycle圖表,位居可見度最高,的便是Web 2.0這個詞語。
2 k1 Z  {5 U( I% ]1 x. M7 ^! Y
' e+ }9 w) Q1 f4 {. `Long Tail
: X5 T( ~6 e: j. |. o5 w, Z長尾理論
8 b. S/ b' H/ n' N# e* d長尾理論是由美國「Wired」雜誌總編輯Chris Anderson提出,用來描述Web 2.0時代裡面值得注目的經濟現象。 - v) K# h7 T" l* L

( D2 k% j7 d) d- @$ w" n  ~長尾理論指出,只要讓商品有機會與使用者接觸,即使再冷門的商品,也都能帶來可觀的利潤。Anderson從線上音樂網站得到長尾分布的統計圖表,發現熱門商品有極高的下載量,之後的產品銷售率便陡降,但拉了很長卻沒達到零銷售,形狀像是一條極長的尾巴,長尾理論便由此而生。
2 U& ~) f" Q# u7 l& F0 Y( e+ d; \% t, L* `! c
Mashup
4 M( q/ E6 z: {* l混搭
6 Q( k$ P+ _: X5 ^1 H# v& W. [. \% ^Mashup一詞最早被應用在音樂中,意指將兩種不同類型、曲風的歌曲,合構成一首新歌。而在Web 2.0的概念中,它指的是網站與網站之間,透過簡單的應用程式介面(最常見的是透過HTTP的通訊協定),交換傳遞資料,組合成新的資料應用方式。 - A+ S" k6 t8 Q
1 F6 h6 e: o4 H, i! v
典型的例子如Google Map,它開放地圖資訊,讓網站能應用自身的資料與地理資訊結合。
' Z/ e; g2 B! ^: \8 W  ~
! u5 t3 n5 h1 O/ _Participation 2 h- I- y  a! O1 t3 F# F; ~& g
參與、分享
0 I! \: p: X1 N7 j! W2 K  I6 J( ?透過良好的設計,讓使用者容易參與一個資訊平臺、架構,而藉由使用者的參與,能使這樣的架構優化。
4 n$ k% t3 b- R2 y7 C, n$ x5 ^/ C- }- o2 {/ O, A: ?3 ]
Tim O'Reilly在說明參與式架構時,曾舉P2P的應用為例,每個用戶端在P2P的架構中,一般個人電腦都成了伺服器,而這個架構的特性就在於參與的人越多,檔案傳輸便越快,換言之,服務的品質也就越好。因此參與式架構的服務,重點便在良好地結合末端的用戶,進而形成一個運作效率極佳的系統。 ( N+ S' S& R* m

3 }0 V% S5 R! V8 ]# `* dRSS,Really SimpleSyndication . d* D2 M9 w1 o' J- S
簡易訊息聚合
* b' u0 F+ z+ \5 b: s, b; }RSS是基於XML技術發展,進而應用在主動整理與發送資訊給使用者的傳播方式,由於它主動推送資訊給使用者,而不需要使用者到站上獲取新資訊的互動行為,在某種程度上翻轉過去網站一味追求到站人次與流量的舊觀點。
# {: _3 J  x: ^! p5 o0 n- `9 I  l+ `9 _  d* O( G+ m3 }8 K% t* d& I$ U  `
RSS由網站站方提供RSS種子,讓使用者可以訂閱這些資訊。如需閱讀RSS,則可利用桌面應用程式、瀏覽器或RSS線上網站所提供的服務,即可讀取到最新的更新資訊或內容。 . T/ D  z6 h# q9 B* [8 U

2 j& Q: q2 K/ ~Semantic Web
/ l0 ^! z) ^" n- c$ m語義網
$ d0 B) \5 U: h語義網是由WWW的發明人Tim-Berner Lee提出的概念,主要說明透過後設語言的機制,讓電腦也能理解網際網路上的文件檔案,以促成訊息更為流通。有些人視語義網為Web 2.0的前身或替換詞語。
0 n3 V  w. I3 ?2 x: J
4 ^, `  }- V, C% _: v: \- O$ h在Web 2.0常見的應用上,如RSS便是能讓資訊由不同媒介讀取與展現的形式。而目前可見度越來越高的微格(microformat),也都是語義網的嘗試與應用。
! w' s9 i! b0 b- I4 q* C% u6 E& c+ s: k/ z' k
Wikipedia , Z. e5 s4 ^4 @. l0 w3 m. K: [' `1 n# P
維基百科 2 D# z4 x5 D# c6 o# g5 m6 }% ^: i
Jimmy Wales與Larry Sanger早在2001年便創辦了Wikipedia,透過wiki架構,開放給所有人可以一起編輯的一套線上百科全書。由於過去百科全書向來被認為是專家才能編撰的嚴謹著作,維基百科卻選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路徑,讓任何人都能訂定、修改百科全書的詞條。 4 F1 i" c6 v3 Y

3 B) @2 e. c4 g3 Q維基百科在2006年時收錄文章超過百萬篇,衍生出的語言版本也超過50種。
" Q3 K; e- r- S
+ `( S5 ?, P) `( E- k" gYouTube ( J' W+ @2 Y1 m9 H' F
YouTube影片分享網站 / k. g* @4 U! k8 e; E
Youtube成立於2005年,讓使用者能上傳影片及觀看的網站,並可讓使用者將影片嵌入到個人網站或部落格中,是同類型網站中最為成功,並在2006年由Google以16億美金高價併購,成為Web 2.0創業的典範。 8 L5 p# H( ~# Y. F5 X# O. J2 C
5 ]( V9 n( A; t' S) m" C
YouTube是典型Web 2.0「使用者生產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的代表作,透過網站作為平臺,藉由設計方便易用的架構,讓使用者能上傳與分享自製影片。




歡迎光臨 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http://free.vireal.world/chip123_website/innoin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