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經濟部技術處主辦、ITIS專案辦公室及台灣經濟研究院承辦之「破解產業附加價值密碼」研討會,於2006年12月12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會中特別邀請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教授主講「別亂把提升附加價值掛在嘴上與政策上」,以釐清目前常見的誤謬觀念。此外,台經院研究團隊亦將針對官方統計資料,就各主要產業附加價值進行解讀評析,並邀請產、學、研代表就相關產業領域關切之課題進行討論與交流。希望各界專家踴躍與會,一起共商產業高值化的方向與策略。
& t) G, |, O4 [* ~2 W; G
& o! E9 S) Z+ F, ]6 f一、別亂把提高附加價值掛在嘴上和政策上
* T7 w- H! o( U/ |# {* a 高附加價值是個喊了很久的口號,然而用各種常見的高附加價值之定義來引導政策都可能是錯的。用到政策主張或方案中的高附加價值,不同的算法就有不同的含意和利弊。觀念上要釐清的是:即使某項指標自然的提高是好事,把它當成政策目標來特意提高卻可能是壞事。我們該追求的是要使同樣的生產要素能賺到更多錢,也就是產生更多附加價值。這才是高附加價值真正合理的定義。政府要做的是提供廠商更容易提升附加價值的環境,提供資訊讓企業更清楚認識這些關鍵因素,鼓勵企業多做跨業交流以促成結合不同產業資源與技術的新產品。提供自由的勞動市場、靈活的土地政策、多元自由化的金融市場,以及合理的企業併購與退出制度等等。提供新產品以滿足人民潛在需求也可提高同量要素的附加價值。這當中需要包括創造新產品,以及廢除阻礙供需發展的法令政策。2 L- S1 I, I' @+ v5 F( H# V% q
$ e u5 `: W) l6 \7 Y
二、拼兩兆∼提高製造業附加價值的挑戰/ }/ ]+ A9 X$ P, F$ p" P' F4 V
製造業占國內GDP的比重雖不如服務業,但其對國內經濟成長的的貢獻度絕不遜於服務業,甚至超出服務業甚多,那為何大家認為製造業要提高附加價值,而甚少把焦點轉向服務業呢?主要的癥結點在於經濟成長強調的是實質附加價值的增加,而目前政府希望在2015年將台灣每人國民所得提高至3萬美元則是名目的概念。從資料來看,製造業的實質附加價值率10年來並沒有變動,代表高科技產業的資訊電子業甚至有明顯的增加;但若從名目的角度去看其附加價值率,近10年來國內製造業的附加價值率則是大幅下滑,尤其以資訊電子業最近幾年下降更為明顯。由於附加價值的定義為產值減去中間投入;換言之,若要提高附加價值必須從產品價格與降低中間投入著手。
) y& G9 E/ e+ K4 x+ S/ b5 L' d, i, `( ~7 Q& i9 G( H6 W- M Z
三、揭開我國服務業附加價值的面紗7 y: R; W/ ^8 G& b0 y* j
產業附加價值率受到國際分工、產業分工、生產投入組合特性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很難直接從附加價值率的高低與變化來論斷產業的競爭力或發展優劣。我國服務部門無論附加價值率或營業盈餘佔比皆顯著較高,極可能代表我國國內服務業市場競爭性仍有待提升,而非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優於其他先進國家。由先進國家發展經驗顯示,B2C的服務部門與所得水準確實有明顯的正相關。另一方面,先進國家租賃及工商服務的產值及就業均相當可觀,甚至大於金融保險部門,且近十多年來的成長甚為迅速,與我國、南韓等新興工業化國家不同。此現象顯示先進國家擁有更適合產業分工深化的發展環境。7 M# b# `3 V1 a R
- t& n. R! T3 t$ I4 ~% u8 R四、邁向高值、產業躍升
5 V" f! q1 T" X2 G! k) ?1 v* I I 在附加價值的議題被廣泛探討的同時,產業高值化的議題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並引起諸多的討論。製造業為我國經濟發展之樞紐,其中分為民生、金屬機械、化學及資訊電子工業四大部門,各部門有其相異的產業特性與背景,面臨之挑戰與課題亦有所不同。尤其近年產業變化甚鉅,因此在本次論壇中期望透過各場次產研之間的對談,剖析在不同產業領域下,政府與企業所應採行的因應之道與對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