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樓主 |
發表於 2007-4-19 12:20:27
|
只看該作者
雖然很多電子新貴的財富是靠工作努力得來
進言集-產業內線交易與掏空案不斷 惡行充斥' Q# Y8 G: b" \0 `4 [& F) X
改善積弊要靠嚴厲執法與內部規範意識覺醒 * Y/ O5 p1 g! o/ R
--------------------------------------------------------------------------------
5 r7 M* T8 L6 p) ~( b! K2007/04/18 魏東陽╱台北
+ d- F9 Y# ^9 \2 l( y- C$ K* dhttp://www.digitimes.com.tw/n/article.asp?id=0000047610_B506WW7KH90V0NO129K4H; v+ P, B, u& r3 [
& h, A, I3 k# Y9 q, v# K" v
引言:電子業一向自負,也有本錢自負。他們賺全世界的錢,所以不必發展綿密的政商關係 。和許多傳產鉅子比起來,電子大哥也確是形象光明磊落。但是想不到對內線交易的態度輕忽,賠了多年累積的形象。
: c; U/ L! S1 Q, p0 r* S M8 |6 X1 d
英華達高階主管及親朋好友渉入內線交易案,可說近年來最讓人感到意外的一樁。連同明基,兩家一向形象不錯的公司,陸續爆發違法事件,加上金管會所言,還有更多案子將逐一移送。事態發展至今,讓曾經自許為台灣產業代表的電子業,像是遭到沙塵暴一樣,蒙上厚厚一層污垢,不再得到眾多投資人的信賴。( z. n8 i6 ~- a9 G3 F, {$ B! y
d4 h% \6 {$ G) ~% k' A, |0 F論及內線交易,坦白說,台灣股票市場99%的上市櫃企業,內部都有類似的嫌疑,差別只在主觀上做的過不過分,或客觀上有沒有人檢舉導致遭到起訴。$ m$ ]* B" S k# {6 {$ i# E
# ?0 v% f" }' f主觀的部分可分幾個方面說,首先是企業最高主管或實際負責人個人的行為。很多老謀深算者,會成立私人投資或財務管理公司,所有股票交易透過這些單一目的公司,在股市交易。也有透過轉投資的子公司,以互相持股方式,進行股票股權的「調整」。或者設立境外公司,以外資名義進行股票的交易。所有這些方式,都可能利用負責人對公司狀況的掌握,進行股票價值的調整。8 o) n6 n3 Q5 C8 |
, `) L( y3 J1 V+ g, D/ O
內線交易處處可聞7 H |9 e; D# h
9 k D! [5 a7 d' h P合不合法?嚴格說來,仍然是構成內線交易的罪名;但很多案子會以節稅或以少量、穩定、長期的方式,及法律許可的範圍內進行。只要做法低調,不要引起投資人的不滿,大致上都可安全過關。5 |) g( C1 e; Q Q, {
8 I6 y: G }7 |/ A# Q
經營者有資金及管理決定權的雙重優勢,低調的做,細水長流,永遠都是股市的贏家。但不具備這樣條件的高階經理人呢?或是不具實質經營控制權,如專業經理人或僅具備部分實質控制權的專業經理人,還是可以利用法律許可的申報方式,進行股票的調整。至於副總、協理、處長級的經理人呢?當然也一樣。
2 q/ `8 w+ L$ |% M/ J
" c1 Y7 h, s) L' S會不會跨越法律紅線,差別在於職別與貪不貪心。職別決定能獲知多少公司的重要資訊,職級愈高,知道的愈多,範圍愈廣;利用職務上得知的重要訊息,又嫻熟基本法律常識者,的確可以從中得到利益。其次是心貪與否,是否急著利用一次或少數幾次機會,攫取鉅大的不義之財,或是惦惦吃三碗公,就成為是否會跨越紅線的基本判斷。
2 L9 l0 G- B. q d
/ }+ d- W2 x5 b8 v7 Z0 I最近一、二年,全台上億元的豪宅熱賣,科技新貴是買家的主流與中堅分子,雖然很多電子新貴的財富是靠工作努力得來;但實際上還是有少數是從灰色地帶或跨越紅線得來。( Y& \! V3 p- C" h9 G/ ~
' x1 u& }' Q9 H Q1 F9 u
更多案件爆發不令人意外# b3 U. h$ H' o- N2 s! i3 I$ [5 ^
% y& Q/ {% I( z: w' @" n為什麼電子業這麼流行內線交易?為什麼像英華達一樣,渉及內線交易被約談的人數會超過20人?還有,為什麼金管會會透露還有幾10個案子待辦?未來爆出的案子,遭約談的人數是否會超過英華達?從電子業過去的生態與公司內部對內線交易的認知看,筆者十分不樂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