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道酬勤 (華為公司內部會議紀要)
1 F- ^, ]7 ]' o: _: m- ^8 a+ A7 J* O# b
華為正處在一個關鍵的發展時期,我們已經連續數年大量招收新員工,壯大隊伍。新員工進入華為,第一眼看到的、處處感受到的就是華為的艱苦奮鬥。一些人對此感到不理解。他們會提出這樣的問題:華為為什麼要艱苦奮鬥?回答這個問題涉及到另一個根本的問題,那就是:華為為什麼能活到今天?華為將來靠什麼活下去?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m$ H, ?; d# u% e/ r
@0 f2 y4 F9 C& N, i
1、不奮鬥,華為就沒有出路
5 U# J& C5 i7 p8 l
" P$ M0 C$ ]: o% c2 ]. K2 S 世間管理比較複雜困難的是工業,而工業中最難管理的是電子工業。電子工業有別于傳統產業的發展規律,它技術更替、產業變化迅速,同時,沒有太多可以制約它的自然因素。例如汽車產業的發展,受鋼鐵、石油資源以及道路建設的制約。而用於電子工業的生產原料是取之不盡的河沙、軟體代碼、數學邏輯。正是這一規律,使得資訊產業的競爭要比傳統產業更激烈,淘汰更無情,後退就意味著消亡。要在這個產業中生存,只有不斷創新和艱苦奮鬥。而創新也需要奮鬥,是思想上的艱苦奮鬥。華為由於幼稚不幸地進入了資訊產業,我們又不幸學習了電子工程,隨著潮流的波逐,被逼上了不歸路。創業者和繼承者都在消蝕著自己,為企業生存與發展頑強奮鬥,絲毫不敢懈怠!一天不進步,就可能出局;三天不學習,就趕不上業界巨頭,這是嚴酷的事實。 c' ]" x9 B# n2 a! ]. m4 _
4 ^- c7 m" H3 f: k, K H 華為在IT泡沫破滅後僥倖活下來,其實是我們當時的落後救了我們,落後讓我們沒能力盲目地追趕技術驅動的潮流。而現在西方公司已經調整過來,不再盲目地追求技術創新,而是轉變為基於客戶需求導向的創新,我們再落後就死無葬身之地。資訊產業正逐步轉變為低毛利率、規模化的傳統產業。電信設備廠商已進行和將進行的兼併、整合正是為了應對這種挑戰。華為相對還很弱小,面臨更艱難的困境。要生存和發展,沒有靈丹妙藥,只能用在別人看來很“傻”的辦法,就是艱苦奮鬥。華為不戰則亡,沒有退路,只有奮鬥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 l; C9 P7 o. r0 y6 l- A. R# Q" [. @1 w
有一篇文章叫《不眠的矽谷》,講述了美國高科技企業集中地矽谷的艱苦奮鬥情形,無數矽谷人與時間賽跑,度過了許多不眠之夜,成就了矽谷的繁榮,也引領了整個電子產業的節奏。華為也是無數的優秀兒女貢獻了青春和熱血,才形成今天的基礎。創業初期,我們的研發部從五、六個開發人員開始,在沒有資源、沒有條件的情況下,秉承六十年代“兩彈一星”艱苦奮鬥的精神,以忘我工作、拼搏奉獻的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為榜樣,大家以勤補拙,刻苦攻關,夜以繼日地鑽研技術方案,開發、驗證、測試產品設備……,沒有假日和週末,更沒有白天和夜晚,累了就在墊子上睡一覺,醒來接著幹,這就是華為“墊子文化”的起源。雖然今天墊子已只是用來午休,但創業初期形成的“墊子文化”記載的老一代華為人的奮鬥和拼搏,是我們需要傳承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w* P: u5 s O% H" x
# P4 G7 L3 y0 c# x: m: [# \/ N
華為走到今天,在很多人眼�看來已經很大了、成功了。有人認為創業時期形成的“墊子文化”、奮鬥文化已經不合適了,可以放鬆一些,可以按部就班,這是危險的。繁榮的背後,都充滿危機,這個危機不是繁榮本身必然的特性,而是處在繁榮包圍中的人的意識。艱苦奮鬥必然帶來繁榮,繁榮後不再艱苦奮鬥,必然丟失繁榮。“千古興亡多少事,不盡長江滾滾來”,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給了我們多麼深刻的啟示。我們還必須長期堅持艱苦奮鬥,否則就會走向消亡。當然,奮鬥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艱苦奮鬥,時刻保持危機感,面對成績保持清醒頭腦,不驕不躁。- L5 F; ?2 f& |
! |3 S; C3 w6 S1 G: H* G
艱苦奮鬥是華為文化的魂,是華為文化的主旋律,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因為外界的誤解或質疑動搖我們的奮鬥文化,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因為華為的發展壯大而丟掉了我們的根本——艱苦奮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