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醫看失眠 傳統與現代的”好眠”秘方
中醫學中,「陰陽氣不相順接」是造成容易失眠的原因之一。中醫認為「天人相應」,無論是自然界和人類,都遵從陰陽變化的規律。例如一天之中,破曉時陽氣生,黃昏時陽氣消,月昇時陰氣長,平旦時陰氣盡。人體的陰陽變化亦是如此:起床時,人體由靜止的狀態變得精神,稱為「寤」,是陽氣漸盛的表現;到了晚上,人體慢慢進入靜止狀態,稱為「寐」,是陽氣潛藏的表現。原來晚上要睡得安穩,是要靠陽氣順利歸回陰分,使陰氣和陽氣相互交會,令心神得以安靜下來,故云:「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
5 J n5 S$ u1 p1 o3 k" I) k/ f8 R$ I1 x" m% c
”睡眠-清醒”是人體陰陽動靜,對立統一的功能狀態。中醫學運用陰陽變化、營衛運行、心神活動來解釋睡眠過程,形成獨具特色的睡眠生理認識。人的陰陽平衡狀態受疾病、飲食、情緒等不同的因素影響,亦會因人的生理因素而變動。例如思慮過度,會使人陰血不足;煩勞過度,會使人陽氣亢盛;熱病傷陰過後,陰分可能尚未恢復等等,都可以使「陽不入陰」,令人失眠。( [3 x K$ p* }8 A3 p* r3 a
! [: H- I' g( r5 M失眠即睡眠障礙,是指睡眠時間和質量,不能達到個人的正常需求,從而出現疲乏、專注力不夠、情緒不好等難受的感覺。睡眠的時間和質量必須依個人睡眠習慣為準。中醫學對失眠論述很多,古稱「不寐」、「不得眠」或「目不瞑」。《黃帝內經》中有:「胃不和則臥不安」的觀點,後世醫家引申為凡脾胃不和,痰濕食滯內擾,導致不能安睡者均屬此類。1 o: X, Y3 j* w. ?3 E
0 F' e( `0 E# I, [. Q中醫治療失眠,是以「引陽入陰」為主要原則,平日可從食材來做保健。包括黃連(瀉心火)、鮮百合(滋心陰)、熟棗仁(養心血)、肉桂(引火歸源)等等。按摩失眠相關常用的穴位如手腕部和踝關節,亦有幫助。而結合現代的醫學觀點,則可從床墊的選擇來提升睡眠的品質。- ^9 c3 ?; |) `7 P, Z% z9 F
3 w! t" _/ l( _5 ]5 O9 @. {, Z. n
營造一個理想的環境對睡眠很重要,將臥房功能單純化,以睡眠為主要功能。包括床墊及寢具的選擇、臥房顏色、房間擺置等,以舒適、適合自己為主。選擇有助於平靜的臥房顏色、減少影響睡眠的物品。床墊考量軟硬度、彈性、透氣等性質的合適性。如同枕頭,床墊也有其使用期限,當彈性不佳時或睡醒易有腰酸背痛時,也許應考慮更換床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