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認為:對於台灣高科技產業,究竟哪一點最難呢? ' E8 a# Q& W1 | }
還是,是真的按吳校長所指出的,台灣產業轉型的瓶頸在於我們誤解或輕忽了知識經濟中「創新」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 Z+ z+ l2 s9 h+ h: z! p/ d! s$ B& v0 @( l& I9 u
知識經濟要以創新為引擎
1 V( u) A& i( q0 F- B$ A【吳思華】
, v2 ?# h' a g6 }8 U5 I8 z" P: S3 Z+ Z& K8 M" C
台灣高科技產業附加價值和毛利率持續降低,該如何打造創新引擎,重新啟動台灣的知識經濟?9 \- a9 j: {! q x* u1 r
$ w: w3 B& s; s/ ]+ L
最近幾年台灣的產業經濟嘗試向知識經濟轉型。所謂知識經濟,指的是「以知識資本為主要的投入要素(不是土地、資金或勞動力),透過持續不斷的創新與資訊科技的有效運用,形塑高附加價值的產業與社會形貌」。* [ G L2 n; D- j: } b! z/ F
5 Z* ?7 w4 j: I基於這個理念,政府近年來大手筆投資基礎科技研發,同時透過擴充大學、辦理產業學院等形式,大規模培養高級人才,以厚植知識資本。政府在這些方面的努力,不可謂不大,台灣的專利或學術論文數字確有增加,大學以上畢業人數明顯成長,顯示知識資本有一定程度的累積。另一方面,政府在資訊通訊方面的投資與成效亦有不錯表現,無線通訊的普及率台灣算是名列前茅!
N0 c: D, L' G6 d7 \5 m% {* \; q
但從統計數字中顯示,台灣的平均國民所得雖稍有提高,但失業率依舊;更嚴重的是產業的附加價值在降低,以大家所關注的高科技產業的附加價值已從幾年前的二七%降到去年的二○.九%,平均毛利率更低於五%,顯見平均國民生產毛額的增加只是依靠幾個大型的投資(如TFT︱LCD、高鐵)在支撐,和知識經濟所希望看到的產業附加價值全面提高的美好形貌相去甚遠,顯見其中的環節出了嚴重問題。
* \8 D _4 O8 x; X- ^4 _1 J# R. L% J0 Q
細究以上這些現象,可以發現台灣產業轉型的瓶頸在於我們誤解或輕忽了知識經濟中「創新」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x2 I" Y4 k/ G
0 Z( [$ ~, u- o所謂創新,首先指的是能產生「獨特、新穎」的點子或作品,亦即產出的技術或專利必須具有極高的原創性才有很大的價值;目前台灣企業或研究機構產出的技術與專利多屬防禦性,沒有太多的關鍵性,自然沒有太大的價值;學校所培養的人才亦面臨同樣的問題:人數很多,但不夠傑出,無法與國際競爭。 g4 m; @/ E& m9 i2 p4 ?% t
! j2 R0 b$ r" f! h n, l4 K
其次,創新必須創造出「顧客能夠感受到的高價值」才算是真正的創新。空有專業人才或前瞻技術,如不能思考消費者的需要,解決顧客的問題,或引發顧客的感動與共鳴,則一切形式的知識資本都只是靜態的統計數字而已。但是,我們在很多時候都將科技突破和產業創新劃上等號,或認為科技突破自然會產生產業創新,這種看法不是誤解了創新的真義,就是輕忽了創新本身其實是一項關鍵的專業能力。
) V$ r8 |$ v2 v- y8 R! d% l+ {* M- a7 |9 C7 k' [4 C
最後,任何創新的成果都必須轉換成適當的運作模式,匯聚足夠的資源,讓新事業持續存在,或能融入既有的組織中,才算真正完成了創新的任務,這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創業。如果創新只是一時的熱鬧,像網路泡沫般,對社會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價值。如果將知識經濟比喻成一部汽車,那麼雄厚的知識資本就是良好的車身與燃料,資訊科技就是車上的油管與控制線路,而創新就是車中最重要的引擎。如果引擎效能不佳,則整部車是不可能在路上奔馳的。台灣要持續發展知識經濟,可能得重新打造一個優質的創新引擎才能上路。打造創新能力,是新世紀台灣重要的基礎建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