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研院IEK-ITIS計畫 董鍾明 分析師
/ S4 Z" `+ ]( @# a2 Z; k" [; phttp://www.itri.org.tw/
* u' f% Q: o( U2 e) _8 _" i: U* V5 S7 X9 q0 B! j: _! @
傳統針對SiP的廣泛定義為,存在一顆以上晶粒的封裝體,即可稱為SiP。而在封裝體內各晶粒的訊號傳遞連接技術,不外乎透過打線連接(Wire Bonding),或是覆晶連接(Flip Chip)技術。近二年來廠商研發出新的晶粒連接技術-矽穿孔(Through Silicon Vias; TSVs),直接透過晶圓穿孔並利用電鍍穿孔,以達到上下晶粒訊號連接的目的。業界泛指利用TSVs連接晶粒的封裝稱為3D IC。
- y6 f9 b0 [5 H! }$ G1 j4 Q, M1 r- D( q! R; Q0 T3 r
3D IC應用關鍵, K, n P/ P- o+ [- Z2 [
5 o8 R( r7 O1 U' j0 D! U! d(一) W2W的問題% ?& w: g$ h: ~
3D IC的主要目標就是希望可以達到Wafer to Wafer (W2W)的封裝境界,但W2W面臨的首要問題即是良率,以往Chip to Chip (C2C)階段,透過晶圓測試即可將不良之晶粒剔除,再將良裸晶堆疊封裝,但邁入W2W之封裝,將使得整體良率大幅下降。除此之外,W2W也牽涉另一經濟效益問題,由於不同產品在每一片晶圓上所能生產之顆數不同,為了使上下晶粒連接,每片晶圓務必牽就於最小晶粒顆數生產,將墊高廠商的生產成本。 e1 P- c8 Q3 o
8 u0 E M5 p" M9 m5 P
(二) 良率歸屬問題
) n* P+ b1 p( e8 L% [: ~& x* N; l由於未來3D IC最可能的生產方式,是由晶圓製造廠完成TSVs的製程,接著才由封裝廠完成其他製程。因此,成品完成後之測試,不良品之責任歸屬,將是此一商業模式之下的一大問題。4 ?9 g( s$ Q' V5 N
6 I# Y7 A+ D2 }+ f(三) 應用市場
1 v/ ~5 h8 N( L9 _) a. Y' J( F;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