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3951|回復: 1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聞]科研沒挑戰 引進人才也白搭 李家同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7-16 16:1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此文章與討論轉自ptt科技業討論版
  \; B  b8 `0 Y+ m6 Q! [1 x6 U/ L# E5 G
- ^& L" A$ c* L- I# y$ m! }& H
科研沒挑戰 引進人才也白搭
- H$ R7 F  U) A                                                                                
! ~( |. O( @) w5 ^【聯合報╱李家同╱暨南大學教授(新竹市)】 2007.07.15 02:24 am  Z! K6 L; H: W# m) T3 \
http://udn.com/NEWS/OPINION/X1/3928791.shtml/ O9 H8 k, @" {& S, Q" g
                                                                                
5 K/ H" [! H$ M+ D報載行政院認為我國缺乏科技人才,決定將從國外輸入一百萬的科技人才。看了以後,我十分困惑。: l$ C' r8 r' x6 a3 c8 ^- ?
                                                                                0 H0 y- F: B3 h; b& A0 e  D) ?
我有很多從台清交名校畢業的學生,在科技界服務,薪水不錯,但他們總有一個牢騷:工作太簡單了一點,挑戰性不夠。1 f; Q8 e" d! L( C+ K& R
                                                                                0 K0 f. o! _" F7 H1 F
在台灣,大多數工程師是非常優秀的,他們畢業時,和歐美明星大學畢業生,沒有什麼差別。可是進入職場以後,慢慢地差距就拉大了。) ^3 S1 H4 n* n  ]# k9 R  K& s% b
                                                                                ( m# I6 G( Y' \( E; ^- F8 D+ o
在歐美,工程師常有機會做非常難的工作。他們真正的成長,是在這些公司裡開始的。
$ X0 \8 u5 x1 I! n* I                                                                                & K* y$ n: l; C3 |2 k+ E$ o
我有一位清大電機系的學生,畢業後進入「類比電路設計」的行業,多年來一直在設計同樣的線路,但是難度越來越高,' K8 i* m$ g; Y! _, t+ L# F2 o

$ a* ?$ v) v% j8 d' ?7 Q* r7 I經驗也越來越豐富。每次完成了一個線路,然後他們會將規格提高一點,他總能達成任務,又設計出了一個非常高規格的線路。* g& W) d) r$ W# w4 S" g4 f
                                                                                % J1 H! G7 |3 a3 b; l
我相信,像他這種人,台灣有的是。我們缺乏的是非常有挑戰性的研究計畫。這位同學在研究所裡根本沒有學過這種技術,
4 T0 i3 y: h: C7 k3 }: P2 ]) F
: e6 G  X' k- O' a  M5 I3 z9 [4 I就靠一點一滴地努力,終於成了專家。
) K9 P% ^* I1 `- T/ n# i6 J                                                                                1 W2 a* w$ m! _" R1 @  }  `# K
我們國家,如果需要這種線路,十有八九會去向外國購買,我們的工程師只能將之當成黑盒子般地使用。5 P* u* z2 s/ R  p4 o; i
/ M2 y5 o) j! ^/ ]  }7 Q
我們的工程師用了別人的線路長達十年之久,另外一位工程師設計線路長達十年之久,誰比較厲害呢?
  W8 h$ v2 m3 y  {                                                                                
5 o* z4 _/ q$ }6 i# X3 b5 ^- C( j/ V韓國工業界在十年前,和我們平起平坐,為什麼現在已經超過了我們?因為他們已經在基礎科技上,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 l1 C4 J( \7 }9 h5 e6 A
* j2 O( J. s  [6 k7 U; V% @他們不斷在挑戰高難度的技術發展,一定要擁有獨立自主的技術,而儘量地不依靠外國。他們在經歷如此高難度的挑戰以後,
* x( F8 P! J9 c. x; [; [& g( E. u1 L4 M7 q
已經變成了世界頂尖的工程師。
) o3 n6 G+ c: q3 ~8 y" Q6 A                                                                                % K% a; s! [5 B8 @
韓國會有這種研究計畫,是因為有野心,也有耐心。他們如果朝野上下都在想短時間內看到成效,一定只會引進外國技術,
' `/ w1 _9 b3 Z: O& D- [  _9 C% H! t: ]
永遠不能獨立自主..........* h7 R/ }! V- t2 D  d
                                                                                % H, f) V! `4 }, ~0 L8 ]
+ q; m: J5 m9 ~3 O" D
以下為部份推文討論:. o+ u# d& d+ I6 Y8 `) g
                                                                                
7 u& O& Q$ q" X* s0 @8 l. v
遊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隱藏內容請回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7-7-16 17:32:22 | 只看該作者

轉貼iThome裡某部落格文章作呼應

認證可以讓你進Google嗎?# M  M0 z8 N) }( u
piggy | 10 Jul, 2007 13:15
/ g4 n: t6 k/ [' t9 `  p
( {' [8 X8 S/ B$ c5 M; E7 b/ }最近有個廣告很有趣,某家補習班找了幾位「曾經」在他上補習班上過電腦課,而現在在知名軟體公司(姑且稱為M公司吧)上班的人,出來幫補習班背書,想要塑造的形像就是讓大家以為該間補習班真的很有兩下子。姑且先不論廣告的真假,如果照這個模式,那如果我有機會當Google員工的話,當年我重考大學的補習班是不是也可以請我來拍這種廣告,說只要在他們那邊補習,你也能上Google!
- W; O2 {# `/ `8 O2 g/ W6 @
+ J6 v8 q. A1 D  r4 y$ l, w
; w' X# a1 r2 S. ?# z- k: _. Z; {
$ c9 T3 s- @3 S' H! s9 @% [( A0 e: Y# S
100%的內線消息告訴我,那M公司的確有那兩位員工,也的確曾在該補習班補過電腦,但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就像我重考大學時,連網際網路(Web)都還沒有,哪來的Google。我以前在該補習班授課時,他們是定位為生活化的電腦課程教學,是近幾年才開始開認證課程的,我相信那兩位員工是有在該補習班上過課,但應該不是上現在狂推的認證課程。6 N9 M) d0 C' `

6 z, x6 C0 o; J/ m: T我不是來踢館的,只是這個廣告讓我想起三年前寫的文章「認不認證沒關係」,那兩位現在能在M公司上班,跟該補習班沒有絕對的關係。就像陳士駿(YouTube創辦人)絕不會是因為唸了該小學兩年(他國小二年級就出國了),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他們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日後努力、歷練而來的,想靠認證進那些大公司?我只能說他們不是慈善機構、不是學校,不會負責訓練新手菜鳥的。. H, n! t6 e7 D0 W! w

5 @7 T; _" o5 R9 d2 B8 T9 \' W6 `$ v0 a很多電腦相關的工作,基本的要求都要所謂的電腦相關科系畢業,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學歷,就只好拿出相關的證照,來證明你也符合這樣的基本條件。但有學歷和證照只是讓你能開啟這扇門,跨過這個最低的門檻而已,要得到一個不錯的工作,你還得做很多努力和學習才行。
9 P, L! x2 s; T7 j& P
' N: N* y, B2 c; y1 D) N很無奈的,就像我前面所說的,大公司不想花時間、金錢來培育新人,一來曠日費時,二來萬一學成跑掉了不就都白費了?小公司也不見得願意,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像大公司這麼多的資源。所以公司找不到可用的老鳥、高手,而一堆新鮮人也找不到願意收留他們的公司。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我想除了你命中有貴人,找到一位高人或公司願意有計畫的訓練你,不然還是靠自己才是最根本的辦法。
! u% |! q  E; @6 j! z) |
* q6 U4 a. c( x* n我高一開始接觸電腦。當時我老爸因為自己興趣和工作、學業上的需要,買了一台286回來,那時一顆40MB的硬碟要上萬塊哩。我老爸不喜歡我拿他的電腦來打電動,丟了一本DOS和BASIC的書給我,我的電腦生涯就從這本書開始了。我那個年紀不打電動,那電腦能幹嘛呢?那個時代也沒網路,遑論相簿、 blog之類的個人化網站,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練習寫程式,也沒人教我,就只K那本書,幾個月之後我比我爸還會寫程式了。2 \3 X5 o) I5 j* M
! d, j# w9 i" i4 q+ k9 p+ P; [: s6 r
現在網路上常有很多人問,已經考過XXXX認證,上過XXX課程了,下一步該怎麼走?該如何增進自己的實力?對於這種問題,我還是老話一句:找題目自己寫,我就是這樣過來的,到現在我都還記得當年完成第一隻小程式的興奮感和成就感,不是那種Hello World的程式,我記得是隻圖片瀏覽的程式。& B1 M  T" \7 `0 T+ ?
9 g3 q4 o/ D- C+ H; P# b  K
那題目怎麼來?就亂想囉,當年真的沒有像現在這麼豐富的外界資源,所以全都靠自己亂想(那時(198x)哪有什麼電腦補習班(很少很少)啊?)。後來才有《第三波》雜誌,該雜誌每期都會有程式比賽的題目,也就開始參加,後來運氣不錯,有兩期還入選,雜誌到現在我都還留著。* K, s0 a' }0 g% `4 J! P

# q# _1 Y4 f3 y; \很可惜,現在都沒有像當年第三波這樣,有程式練習的雜誌和媒體了,相信和我一樣年紀的,應該也不少也是這樣磨練出來的吧。不過現在網路發達,有豐富的書籍和網頁可看,網路上也有熱心的人分享他們的經驗和幫人解答問題。以前我們只能透過平面的雜誌來獲得成就感,現在只要你寫的程式夠實用,放在網路上就不怕沒人知道。所以你寫好的小程式別放在家自爽,拿出來跟大家分享,除了成就感外,有些人也會分享他的建議給你,有伴會學得比較快。# M+ Y# r+ ~) Y  O4 f; e! |

. v$ d4 e+ c4 m" K有了這麼多的資源,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靜下心來寫程式,先別想說我以後能不能賺到錢、進大公司工作。在矽谷創業的那些人,開始時也都不會去想這樣的問題,做就對了。學校的作業、網路上的比賽,都是你磨練的好機會。得不得獎在其次,你要真正的去寫過才會知道寫程式原來是這麼回事。就像煎荷包蛋大家都覺得很簡單,大家用嘴巴都煎得很漂亮,但當你真正動手時,發現還真有一點學問。8 y5 G3 F6 m6 _+ B7 y) n

! k; b  B3 p  c, V讓我們開始寫程式吧!
3#
發表於 2007-7-17 17:49:06 | 只看該作者
我真的有這種感受 我覺得在業界裡面 真的有在研發的實在不多
/ H7 F8 ?' x9 D; ~' c' N  O尤其是在小公司 都是向外面買IP回來用 除非真的是那種很簡單的 覺得花個幾個人下去研發可以弄出來的那種才會去做
" F- B5 N6 z+ _& Z4 K太複雜太難的系統 花費人力物力很多 又不一定能做得出來 做出來後又可能賣不出去 所以很少公司會去砸錢研發高階產品
( Z" `8 A% s; r' t$ b
" I( S$ A5 I) S% O- X剛開始工作的時候 因為是新手 很多東西都要學, Q: _. h6 t9 ^2 |3 e8 `4 O
但是過一陣子以後 上手了 就覺得有點無聊/ a, G! I( U' t0 k9 @- w
我相信台灣還是有很多很優秀的人才 但是到了業界受限於現實 並沒有辦法能真正的發揮 成長也相當有限, ~! j7 g8 i( L1 h4 L. y

2 r) }4 ]. f( ^所有的研發計畫 都是必須以能賣出去當產品賺錢為前提 不然就要被停掉
. v* f3 c/ g( w) Z( I# y常常有的專案做到一半 因為市場沒了 所以就不做了$ U% P- \$ g  Y( W& \
: {- G! @9 d- {
而比較難的線路 高規格高性能的電路 在現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充斥下 根本就沒有市場   y( _9 m. Y1 o* z
大部分的產品還是屬於中低階的應用為主 高階的產品還是外商的天下
9 v. ~" ?, F% J( s3 h$ c, V9 G  H5 s/ g& P
所以工程師要能成長 真的就只能靠自己平常去Study
8 f7 C8 T4 z, n1 I6 d$ l4 E但是公司若不研發較先進產品的話 光靠自己看看資料學習 缺乏實做經驗 進步真的有限
9 S' |2 a4 y( c4 I8 F! C4 G- s- ]/ s  Z7 D
不過我覺得台灣有全世界最完美的中小企業 尤其是IC設計 大家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4 I0 g  K3 G0 \* |3 P3 A
不停的Follow, Copy, Cost-Down 搶奪市佔率, 然後賺一波以後, 市場又爛掉了, 又要在想其他的出路
8 [  I. u8 q6 W( D不過也正因為有這樣高度靈活性 才能造就台灣這個電子業的王朝   
+ Z9 j% ]2 w9 e+ k0 P但是在大陸以及其他地方也紛紛崛起後 這種優勢又能持續多久呢?

評分

參與人數 1Chipcoin +3 收起 理由
chip123 + 3 這種優勢又能持續多久呢?值得大家討論吶!

查看全部評分

4#
發表於 2007-8-9 01:34:52 | 只看該作者
台灣果真就如所說,這樣的競爭這樣的遇與強力生存,造就這樣的電子產業,為了趨勢追求新知,就要不斷進步
5#
發表於 2007-8-9 14:31:32 | 只看該作者
心有戚戚焉,我...好像退步了,連feedback的Beta值現在都不知是怎算了.
. F. s! P( P5 i) n, l趕快推文把文章看完,看是否能有點激勵的感覺回來
6#
發表於 2007-8-10 10:32:43 | 只看該作者

經濟部積極協助國內企業延攬海外人才,以提升競爭力

看這則... 是否能有點...嗯...競爭的感覺回來?! :ar0157
" i- i3 E) v/ E# ~, d$ @% p/ U& r/ `4 D
(20070810 09:17:46)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有鑑於企業在國際經營環境中面臨越來越大之競爭壓力,近年來積極協助企業提升附加價值及全球化經營,創造更優勢之經營環境,日前更針對我國企業對日本人才需求情形進行調查。8 Y, i/ W% j& v, z8 m$ c
7 t/ x! k' r' n5 V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表示,目前日本將面臨戰後嬰兒潮(1947~1949年間出生)所產生的大量退休人潮,這些擁有技術、knowhow,豐富經歷及人脈之日本人才,或可提供我國企業未來在新技術、新商品開發或是開拓日本市場及日本企業間之交易網絡服務。
( F/ h$ N1 a8 }9 L0 J  k* t# N2 g& @  F6 _5 w$ [# ~4 j" u+ }& j& s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為瞭解國內企業對日本人才之需求,於本年6月間抽選國內半導體業、光電業、通信業、生技醫療業、汽車零組件業及精密機械業等計1,050家製造業及醫療照護、能源服務、金融保險、教育服務、軟體資訊服務、顧問管理、流通事業及出版業等計450家非製造業為調查樣本,針對該1500家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及電話深度訪談,回收有效樣本890份,其中製造業616份,回收率為58.6﹪,非製造業274份,回收率為60.8﹪。: q( O: t8 r/ h0 L7 G8 i

; K$ U9 g7 S' R3 Q7 h* F. |調查結果顯示,製造業過去曾經雇用日本人才之企業,以運輸工具製造修配業達31.3﹪為最高,其次依序為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之19.2﹪、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之18.6﹪等。依年齡層之分佈,主要在40至49歲之間,占40.6﹪。工作領域包括跨領域工作,則以生產技術(43.6﹪)、研究開發(42.6﹪)及業務拓展(36.6﹪)為多。在非製造業方面,過去曾經雇用人才比例最高者為能源服務及電力供應業之27.3﹪,其次為IC設計業之11.8﹪、資訊服務業之8.7﹪等。依年齡層之分佈,主要在30-39歲之間,占56.5﹪。工作領域則為業務拓展(34.8﹪)、研究開發(26.1﹪)及經營管理(21.7﹪)。
$ J4 `' @' k" a( c- n9 l3 z! G9 `5 k+ }3 i6 s  M0 @$ B! i6 j
國內廠商目前及未來對日本人才之需求,製造業中以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為最高占23.1﹪,其次依序為運輸工具製造修配業之22.4﹪、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之21.2﹪;非製造業之需求則較低。若僅就製造業未來對日本人才之需求觀之,則以精密機械製造業占最多,其次依序為醫療器材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等。
% l- Y/ _( j; i5 L3 m7 g/ M
  _& E: C0 e- p+ ?, t製造業現在雇用日本人才年齡方面,以50-54歲之37.3%為最多,其次為30-39歲與40-49歲各為35.6%;而未來預計雇用年齡方面以30-39歲之57.4﹪占最高比例,其次為40-49歲之50.0%及50-54歲之37.2%。' S. N- o  i4 }; ~
$ {+ c, D% h3 Y, O7 U9 q; {
為協助國內廠商延攬日本等國際技術及專業經營人力,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積極推動各項延攬海外高科技人才業務,包括籌組海外攬才團、建置國內企業人才需求及國外科技人才資料庫,進行客製化人才媒合工作,有需求之廠商可逕上延攬人才專屬網站(http://hirecruit.nat.gov.tw)查詢。
7#
發表於 2007-8-14 20:10:40 | 只看該作者
從國外輸入一百萬的科技人才
5 K5 I* c# x/ }# y3 `$ _那....要我們做什麼& J' O; y8 g4 l
會不會到最後連從事設計的飯碗都不保?
8#
發表於 2007-8-17 22:04:53 | 只看該作者
大家都想得好远
9#
發表於 2007-8-28 12:10:00 | 只看該作者

行政院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訪問團23日啟程

應付未來競爭... 不能 远 啦!:f5
% ^& P# X7 \( c5 f% q( u" E
2007行政院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訪問團 新聞稿 (2007/8/23)

; ~- K% r( S, {$ s4 N5 ^由政務委員林逢慶率領的「2007行政院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訪問團」,自8月23日起至9月4日,將走訪美國舊金山、洛杉磯、休士頓、華府及加拿大多倫多等5個城市,舉辦我國企業和學研單位與海外人才媒合商談會。此活動由國科會、經濟部共同主辦,共計42個產、學、研機構參加,提供至少1,370多個職缺。
/ R4 O) j1 |: K" `: C; r
) ^8 N+ C4 C6 q# \! Z2003年啟動的攬才團加上搭配的求才網站「HiRecruit」(http://hirecruit.nat.gov.tw/),歷經4年努力,已成為一個提供我國產、學、研界和海外科技人才「求才與求職」的重要媒合平台。目前,HiRecruit網站求才的單位已超過669家,有效職缺超過1,370筆;其中包含研發經理/工程師、技術開發主管/資深工程師、製程開發主管、系統軟體工程師、資深IC設計工程師/專案經理/經理、系統整合設計工程師、法務經理人、財務會計與行銷企劃人員、多媒體開發專案經理、醫藥研發人員等職缺。 % d% H% f! s) f' b

2 ~, @, C' {5 w' w0 \林逢慶表示,行政院今年啟動「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三年衝刺計畫」,除兩兆雙星、資通訊重點產業外,並已擬定發展十大新興產業,三年內發展數位生活、高科技服務業、智慧型車輛、健康照護、綠色產業;九年佈局於智慧化居住空間、軟性電子、智慧型機器人、生技、奈米科技生活化。因此,台灣急需具有多年工作經驗、多元知識、專業技術、國際觀,以及工作熱忱等特質的高階人才。- V) F0 x, U* L$ X5 D

7 ~4 a! w2 U$ p! l, E  g今年造訪的5個城市,矽谷主要著重於半導體產業、資通訊、軟體、以及光電和生物科技;洛杉磯除上述產業外,航太與電腦動畫產業也相當蓬勃;休士頓在石油、化工、能源、太空、醫事等產業表現優異;美東則具多元產業、服務業、資通訊、生技產業;多倫多著重於生技製藥、臨床醫學及醫療保健,為加拿大華人分佈最多的區域,亦是小留學生、海外第二代群聚的城市,為宣傳海外役男回國服研發替代役的重要訪點。林逢慶指出,2008年即將實施的研發替代役制度,現已開放申請,只要具備教育部採認之國外大學校院碩士以上學歷,均得報名甄選服研發替代役;且海外徵選為外加員額,不須與國內學子競爭,是多年來攬才團極力克服的兵役障礙,預期將可為我國企業界提供一批具國際觀的年輕生力軍。 1 U$ h/ s9 m: h
+ [# \3 D- n: i$ _, T$ i1 Y
在吸引海外人才的友善措施方面,行政院今年啟動產業人力套案「競逐延攬國際專業人才計畫」以來,除前述海外研發替代役推動外,也正積極研擬吸引外籍專業人士來台工作之友善措施,例如在租稅方面,本人及眷屬來回旅費、工作至一定期間依契約規定返國渡假所支付之旅費、搬家費、水電瓦斯費、清潔費、電話費、租金、租賃物修繕費及子女獎學金等,得列為營利事業費用,不列為該外籍專業人士之應稅所得。非租稅方面,放寬居留、探親與離境等規定,給予不限延期次數的工作居留,跨國企業員工之子女亦得進入台灣各級中小學就讀,亦得申辦信用卡、購車、享有健保福利等。 4 X3 W$ Z* }+ x" r* L

; x9 u: N6 D1 y2 H- L3 h4 g7 D今年攬才團的活動,除面對面的媒合商談會外,亦提供完整的政府聯合諮詢服務。此外,針對無法親赴海外進行商談的機構需求,攬才團也特別新增職缺代徵服務,擴大攬才機會。此行預計延攬數百位的高階人士,為台灣的研發及創新增添更多的優秀人才。 & h- @% G8 q! J8 W, C8 A9 R: ~
. X0 g) Y* d/ z% O' ?7 H" r
2007行政院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訪問團」參團單位
/ \8 ]. n- R" ?$ M+ A
+ E& F; J: p) @3 o; x
企 業 界
學、研 界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U9 l* `2 ?2 H& e2 ?
訊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i1 z8 \6 w5 |" l. Z# b
*神通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5 u) _- m- b8 ~) n4 K1 i7 j
國立中興大學
: ?( M) A( e2 E1 M
創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 f- I  n& S/ M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Q7 R, V* j
*營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 ?- a  _6 J* D4 o& M
義守大學 ) z2 s( _# @8 Q0 o) b7 B0 q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E$ O$ I/ _+ |' O8 S$ F6 b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s( Y# g; k) o& C" k
*奇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w( @# l# |3 d  ]
南台科技大學
  {2 n, W& P# L9 ?% \4 s& j南台科技大學 數位設計學院 5 }" F4 Y: _3 @; G- I! L
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d/ O2 y% ?: [" d6 a1 L9 ^% U
思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M; O% X4 b# Z- c
*樂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n, `) _# U, E3 v. O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
! _# b1 _' \9 [# ^8 ]- u  y
台灣艾司摩爾股份有限公司
% V4 S; u! r3 C) S
Marvell Semiconductor. [) t: I4 a3 _
*星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 A+ ?+ R$ N/ @7 g
工業技術研究院 & j' }3 {  I( z* ^3 |5 x7 j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t# F7 M7 J; W& X) e( {8 n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服務事業
/ ~" e- l* A4 o
*廣穎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 M" g# ?- B0 j
工業技術研究院 . ]% f3 c. _% u, D
影像顯示科技中心
9 e- r; Y+ N8 p" W  y
環隆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9 Q1 O* \* n" z$ j; t+ V6 i/ D
Spansion Inc.
# x1 |$ ^2 a0 i
*宏泰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 s3 i2 P5 T' k1 J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信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 t# D! X' E7 v4 I- E
奇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K% W" r+ F% q
*慧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 b7 O+ L0 C/ M5 {7 e, U# `& A. E
國家實驗研究院 9 u- d* E! P& C9 t. ~  P
聯華電子美國辦事處
) m) L8 E% _- x$ f8 U
Google Inc.
, `( O* v8 c5 E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q; z! f. I( G  r, v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 f( B" |6 y) U$ \6 l$ k! e
Cadence Design Systems
1 Z4 ^  n" ?8 \8 m, Q# w
*台灣神隆股份有限公司
, C' Z% D; k4 e% U- [0 e
*台灣恩智浦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2 ~* p3 r  J0 B. I, i- [% M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核能研究所 * {3 x! {! m* ?( B) W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 y+ Y! N# k: c8 [, J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1 P: P1 V; o5 c% [6 }

8 S% m* X, ]* H4 F$ ?8 P8 l) L) ]
- v; O- E- w  J5 d& S
32家廠商
10個機構
總計42個單位
10#
 樓主| 發表於 2007-8-28 18:43: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chip123 的帖子

這些公司去國外找人才,這些人會不會大材小用啊? - [! }" f4 ?9 D+ g1 X7 A
! r3 t7 B# n$ m3 k2 c
總感覺台灣設計人才優勢已經有被取代的趨勢.....
' b: A4 `3 j/ v8 [4 |* J
& w( t# L0 c( f" X" ?' B可惜的是,台灣這麼作,並不會提升企業的競爭力,4 |7 m, F/ B1 _, O8 j/ F, x! c
5 T6 ]/ r/ {7 G2 ?' r
這只是治標不治本,重要的還是從自已的企業文化作起吧!!!!!!!
11#
發表於 2008-3-17 14:21:20 | 只看該作者
老李的文章都滿耐人尋味的,8 L4 _6 X5 V$ ~( h& O) W; h& i2 k
很值得人深思。
12#
發表於 2008-3-17 14:52:33 | 只看該作者
好想看~台灣加油~各位加油~自己加油~! n: s* x, A3 B9 c/ P
的確點到問題根源,但就只能無奈嗎?
13#
發表於 2008-4-2 13:29:50 | 只看該作者
台灣大部分的公司只知cost down) B8 N' {# r, p6 O5 j% B  j5 i
也不會重視基礎科學,ex:物理
14#
發表於 2008-4-3 20:18:20 | 只看該作者
說實在的( [4 B* U3 E9 w2 u

6 @# _$ T, i  A  s6 Q科技業 根本沒在研發3 l$ {' q7 Y  {9 v8 w6 P* k

$ K7 o  g# D9 h5 ~9 D  B我覺得很多時候 老闆都在想怎麼COST DOWN
15#
發表於 2008-4-3 21:02:49 | 只看該作者
研發還是要靠自己思考,自己作1 ^1 n9 _5 E/ j( n
靠老闆真的是等到鬍子白: C' k% g6 u5 B& c
6 @6 x) V/ E. @: s
政府只會胡搞瞎搞
5 d3 |3 K. n. C( t弄一堆產碩班替代役
% V2 U" k4 E9 c9 V/ z0 j2 o本質就是不是研發的料( ]9 z7 r' P  {- {
+ u8 R  c# K& ~. I2 a0 L
到外國延攬人才要花國內相同能力職位至少4~5倍的薪水% j- A7 M$ J. X6 U9 k' ^3 d3 a
頭殼壞去
16#
發表於 2008-8-27 09:01:29 | 只看該作者
台灣海外徵才活動圓滿結束
# }6 X$ {. L. ^  K世界日報 - 11小時前

, j9 x: l( W+ ~) n6 v6 ](圖與文)2008台灣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訪問團徵才活動已順利於8月17日在Santa Clara Hyatt Hotel舉行,共計28家廠商現場提供1500-多個工作機會,近四百餘人與會求職,進行七百餘人次一對一面談。 當晚在「狀元樓」餐廳舉行抽獎,由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訪問團團長,行政院政務委員 ...& K% K  X& Z! |0 ]. V
1 A4 x" v+ ]9 a- X5 b# h. v
8 y- l: K$ {# z
海外攬才團波士頓說明會百餘人提職缺申請
1 Y" h9 p& Q1 i3 _1 T聯合新聞網 - 2008年8月22日4 z% H& V1 f4 n8 D5 O
台灣的產業界、學界及研究機構組織的海外攬才團昨天在波士頓舉行說明會,有兩百多位科技人才參加,當場有一百二十二位登記申請攬才團提供的職缺。 中華民國行政院自二零零三年起每年組織「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訪問團」到海外徵才,透過說明會及面談來吸引海外人才。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11-17 10:32 PM , Processed in 0.20801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